《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之前就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究竟书中有什么东西能让这么多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很好奇,毕竟在大部分世人心里,历史仅是冷冰冰的往事。然而,当我读罢全书,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宏大而细致的叙事风格而深深折服。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看似平淡却不平凡的一年中,诸多偶然事件的汇合,却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拐点,折射出曾经强盛一时的封建王朝必将走向没落,探究原因,不禁叹息。
一是传统士大夫教育的失败揭示出身教重于言传。时任首辅张居正,公认明代第一政治家、改革家,也是万历的老师。他励精图治、强推改革,一心想富国强兵,可惜最终人亡政息。这样的悲剧,固然是制度的缺陷所致,但是万历态度的转变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张居正对小万历要求极其严格,每天的上课安排极满,课间还要批阅大臣的奏章;课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万历丝毫不敢懈怠,因为要考的内容已经被张老师圈起来要背。如果准备充分,背书如银瓶泻水,就会得到张老师的赞诵;但如果背得结结巴巴,张老师也会严厉质问,使他无地自容。十年朝夕相处,万历和张居正的师生情谊无疑极深。因此,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有御史上本参奏张居正十四大罪,皇帝用朱批回答,张居正殊负圣恩,但是“侍朕冲龄,有十年辅理之功,今已殁,姑贷不究,以全始终”。然而,时隔两年,倒张运动逐渐兴起后,万历对张居正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原来,万历发现,张老师与那些贪官无异,也干些接受贿赂、卖官鬻爵、任人唯亲、放纵奴仆等勾当;他言行不一,满口节俭,实际上私生活极其奢侈,积聚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闻知此事,万历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崩塌了,张居正严厉正直的老师形象在心中灰飞烟灭。因此,他对这个帝国得以存在的根基——伦理道德产生了严重了怀疑,并因此讨厌那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口诛笔伐的,却是帝国日常运行的支柱——文官集团,既然无可奈何,那就消极怠工吧——从此君王不上朝。张居正作为帝师,本应保持正义廉洁,却用满嘴仁义道德去“忽悠”皇帝,结果使明朝不可避免地驶向深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我们平时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其实身教在前,言传在后,甚至身教重于言传,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永远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国家政权的维系依靠人治必将为法治所替代。平时上课对比中西方政治时,总是强调西方法治的渊源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开始,哪怕在黑暗的中世纪,庄园法庭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佃户的利益。而中国历来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维护帝国长治久安的是礼教,是道德,是以此为基础的人治。但是法治为什么会优于人治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呢?没有跟学生认真解释过。书中作者在论及明朝衰败时,还提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帝国统治法则是人治。其实中国早在西汉时便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明朝更是如此。从洪武开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不断地对人们施以儒家伦理学说的宣传,企图以伦理道德来构建人们对于国家统治的服从意识。以万历皇帝为例,他虽贵为天子,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是否参加经筵,因为经筵能够激起民众对儒家伦理的崇拜和认可,进而有利于以皇帝为代表的人治社会。然而,人治真的可以实现长治久安吗?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就拿文官集团来说,虽然俸禄不高、崇尚仁义道德,但是实际贪腐严重,就与明朝缺乏对法律的重视有关。如果在监督官员这方面有一套完整并切实可行的法律,那么官员的腐败愈演愈烈的势头肯定会得到极大的遏制。此外,还有一大弊端,诸如张居正这样有才能、有抱负的官员想改变现状、厉行改革,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可循。进一步来说,如果张居正能将他的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上升为国家法律制度的话,也许可以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还有戚继光,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的优秀军事将领,在“抗倭”斗争中立下大功,可是法津法规的缺乏,使他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受制于文官集团,很难再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郁郁而终。对比法国的拿破仑,虽然他最后失败了,而不得不在圣赫那拿岛上走完人生,但是《民法典》作为他的政治遗产而不朽。再比如,在万历十五年去世的清官海瑞想整顿高利贷现象,可是他在审理相关案件的时候,大多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判案,这一点有些类似西方古罗马的习惯法,判罚的尺度和随意性较大,也很容易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矛盾之处,也为他日后惨遭其它文官的弹劾埋下了祸根。在帝国的内部,文官们相互倾轧,万历又不从中协调,终成一盘散沙。倘若明朝的法律制度完备的话,或许在最后,明朝不会被东北兴起的女真所替代,当然这已是后话,历史也不可假设。
三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需要“大历史观”的思维方式。所谓“大历史观”,既不像编年体史书那样依照时间的脉络叙述一个王朝的兴衰,也不像纪传体史书那样单独介绍每个人物的一生,而是把历史剖开一个横截面,如同纪录片手法一样,缓缓叙述当时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从中折射出16世纪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这本书是作者于上世纪70年代写就的,但是经过了很多年才找到出版的机会,而且一出版就很震撼。因为他打破了之前写史的很多条条框框,比如“以管窥豹”式手法写史,以及他在纵横捭阖叙事风格中所展现的宏大的历史思维和深厚功底。表面上看,大明王朝在1587年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碎的小事,却如“蝴蝶效应”成为整个帝国走向衰亡的前兆:道德楷模海瑞、杰出将领戚继光相继逝去;张居正改革成果正摇摇欲坠;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生闷气,开始罢工。同时,从横向上看,大明之外的景象却是——女真在东北崛起,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国,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从纵向上看,万历之前,帝国最高统治者跟文官集团进行“非暴力不合作”不是没有先例,如正德皇帝,建豹房、宠宦官、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御驾亲征打败蒙古小王子,换来边境几十年和平,可是由于他得罪了文官,逝世后谥号为“明武宗”——明褒实贬;而正德他爹弘治皇帝呢,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善于同文官集团合作,有时甚至任其摆布,反而赢得身后名。如果用作者的“大历史观”来审视,此书就是“以点带面”,通过讲述万历年间的几个重量级人物,来揭示大明王朝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此时科技发展已经成为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道德作为根基已无法凝聚起整个帝国,以人治代替法治式的帝国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万历的身体力行、张居正的强行整饬、申时行的“折中式”磨合都无法弥补缺陷,改变历史的走向——明朝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按照作者的观点,“和道德相比,可靠的数字、优秀的制度更应当令人期待”。这些都是根据作者“大历史观”的思维方式,透过中国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历史坐标点,运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方法,从而得出可靠、珍贵的历史结论。
作者黄仁宇是一位美籍华人,原本是一位国民党的军官,曾经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给他这样的机缘,以至后来到了美国念书。换句话说,他是军人出身,又半路出家去搞历史学术,与我的经历倒也有几分相似。作者主张“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所以,这本书虽然讲的是一年之中各个人物的故事,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才能找到历史规律——明代最终走向衰亡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见,写史其实是写人,写人其实是写心,历史的逻辑,从来皆如此。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