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觉醒年代》有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241 阅读1891字

第一次听说《觉醒年代》是在两个多月前,我一天下午和一位小姐姐聊天,她说最近在看《觉醒年代》。目前十多集,主要讲的陈独秀,她说为了这个,她还买了一套鲁迅全集收藏。无独有偶,我在看了《觉醒年代》鲁迅创作《狂人日记》后,我也买了鲁迅全集。前几天和初中同学聊天,大意是,她说最开始读到鲁迅的文章,很难想象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但是通过这部剧,才真正意识到鲁迅作品的力量所在。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看了第28集《觉醒年代》,讲到五四运动。我最开始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是来自于初中历史课本上的描述,现在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就是初中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文艺表演。昨晚看到电视剧中的五四运动,仿佛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某个点,课本上对五四运动的描述,变成电视剧中的情节,听着讲述着娓娓道来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前的我总是机械的读着这些文字。但是我忽然意识到,只有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到当时那些人执着的东西。我常常被剧中的人和事情,感动到热泪盈眶,是那样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想到我们走在厦门鼓浪屿,看着这里的异国风情,小白后来写到:“鼓浪屿和刘公岛有些许相似,有诸多异国风的建筑,那都是中国近代屈辱史、发展史留下的痕迹。对于我这样一个生长在未被侵扰的内陆的人来说,离开了课堂,只有行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车轮下的悲伤吧。”所以想到这里,我们现在只有走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触摸到历史的年轮。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发起了五四运动,是这样一声呐喊,唤醒了无数国民。我去过青岛,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走在这样的地方,看着一些异国风情的建筑,感受到山东的炎热,比起感慨与伤感,我更多的是好奇。

上周我们聊天聊到陈独秀先生,我说以前对他的印象很模糊,仅有的一些印象,都是不客观。我发现,没有在那个年代,没有身处在当时的环境里面,真的不要轻易评价前辈。

就像钱穆先生所言:“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小白说:“我们总是站着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人和事,殊不知,在那个时代,能够做到那样的事情,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当我了解到一些关于青岛的历史,明白当时的人想要保卫国家领土需要付出的代价,蓦然回首,才领悟到当时在我脚下的那片土地对我们的意义。小白提到刘公岛上的雕像,我们当时也在猜测是谁,后来得知是邓世昌。但是我们更加认同当时在岛上听到的另一个说法,这个雕像,是每一位在那个时代用自己的方式,或是用笔,或是用枪,保卫中国的人!我很感动。小白说其实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人,他们做出的努力或者牺牲,不比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少,但后人,可能永远无法得知他是谁。

有人曾这样形容这两位风云人物: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剧中印象很深刻的情节

蔡元培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到监狱接学生,同学们决心要“以死唤醒民心”,拒不出狱。

陈独秀先是一阵大笑,然后他说:

你们,可真是,不是一般的自大呀!你们以为,唤醒一个被封建思想禁锢了几千年的民族,是那么容易的吗?你们以为,要扫除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面的麻木冷漠、惰性思维,是一日之功吗?那是要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事业。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没有权利去死,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需要你们去活着,需要你们去奋斗。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这部剧让我感动的地方太多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部剧,让我这样感动与震撼。被剧里面的人物所感动和震撼,遥想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正是有了他们的披荆斩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那个时代先锋者的气节与决心。

我对得起天下人,对得起我的学生,唯独对不起你。这是李大钊先生对他的妻子所说的,他们为了国家与民族,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九死而不悔。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失掉了哪一个都是对这个国家的犯罪。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