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3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331 阅读2986字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书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趋势和途径。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宣言》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其它原著篇章较短,却涵盖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诸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思想、全球化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无产阶级联合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思想等。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对这些思想的深入学习并不断的领会,有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本篇文章从阶级斗争理论的角度,结合新时代中国道路,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一、阶级斗争的实质

阶级斗争的思想贯穿《宣言》各个篇章。第一个篇章中提到原始社会时期并无阶级斗争,进入奴隶社会,阶级斗争却成了人类历史的主旋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宣言》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过去的一切运动”,无产阶级,亦或是人类历史上产生过的所有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都是为了自己生存的权益不受侵害,为了保卫自己的工资和面包而被迫展开斗争的。简单来说,在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都有自身固定的阶级利益,利益相关的两个阶级中,任意一方的阶级利益遭到损害则必然导致阶级的对立,甚至斗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斗争便是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工业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资产阶级的诞生和迅速壮大,与此同时,资本家扩大工厂,增加工人的数量,无意间造成了工人队伍的壮大,形成了无产阶级的主体。资本家是贪婪的,他们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利益,而工人作为他们的员工,必须会拿走资本家的部分收益,从而直接导致资本家利益的受损,为此,资本家会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降低工人工资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必然导致工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工作的环境也极其恶劣,导致工人的正常利益受到剥削,工人的生活生存遭受极大的挑战。因此,工人为了生存,便会就利益问题与资本家展开博弈,从“最初单个的工人”,到“某一工厂的工人”,再到整个行业,整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同剥削他们的资本家展开斗争的进程中,造就了工人阶级的大联合,也造成了两大阶级的激烈的斗争。因而,我们可知,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造成阶级斗争的主要根源,也是阶级斗争的实质。

二、新时代中国的阶级现状

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我国是否存在阶级?答案是肯定的。从理论上讲,阶级的存在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消失了,阶级才会消失,而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社会分工依然存在,所以阶级必然存在。从现实中看,阶级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实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仍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外,我国现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滋生出了一些积极的社会其它阶级,如私营企业家、技术员、管理者等。因而,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仍然存在阶级。对于这样的阶级分布现状,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今阶段,用‘阶层’替代‘阶级’一词描述我国各个行业的人员分布更为恰当。”一方面从身份来看,无论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亦或是其它阶级,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从工作性质来看,各个阶层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目的。因此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人民内部的矛盾,不会形成阶级斗争,更不必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探索过程中对阶级斗争有着丰富的经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因对对时代特征的错误把握,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延用了“战争与革命”的战略思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领,致使共产党在国家建设方面产生了“左”的路线方针,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中心的第二代党中央深刻发现: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国家的调整和生产力的发展来缓和直至消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及时的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左倾路线,“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党的各界领导集体坚持将经济建设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手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如何对待新时代的阶级斗争

《宣言》所提出的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在对人类社会,尤其是阶级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因此,“不以阶级斗争为纲领”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阶级斗争理论。相反,我们要对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学习和领悟,要与时俱进的运用阶级斗争理论。

一是要深刻的认识阶级斗争理论,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从世界大环境来看,资本主义仍占据着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仍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一些敌对资本主义国家仍妄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对我们国家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实现资本的扩张和风险的转移,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阶级斗争意识,警惕出现“西化”现象的出现。

二是要科学的利用阶级斗争理论,充分发挥政党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要正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阶级,也存在阶级矛盾的现象。针对当前不同阶级、阶层的差异较为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收人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拉大的态势,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统筹协调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抑制官僚资产者的生成空间,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此外,要突出强调运用法制的手段和方式打击敌人和犯罪活动,进而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经济建设所需的政治和政局稳定。

三是要与时俱进的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当前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就是创造性地把“发展”与“和平”联系在一起,强调只有争取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发展。中国道路致力于重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把自身发展的大局放到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中加以考虑,为了获取自己的和平,努力使整个世界和平发展。对内就是面对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不是采取当年革命党的政治斗争方式,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种种方式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竭力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创造性,在调节种种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化解矛盾,形成社会发展的力,通过“和平”的手段构建“和谐的社会”。这样,在当今中国,解决阶级矛盾、进行阶级斗争时,就不再只是“打打杀杀”,也不会再导致社会撕裂了。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