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由中共中央党校史教研室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春涛主编。全书共13章,分别回答了建党90年来的15个问题。自问自答的体例,“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中国共产党”的叙述方式,尊重历史的同时,可读性强!
作为读者,打动我的有以下两个部分:
一、启人深思的三个观点
1.人心向背决定了战争(建设)的胜负
书中描述了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1948年1月,蒋介石在一次讲演中声色俱厉地说:“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国民党重要官员邵毓麟曾当面向蒋介石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他预言:“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而反观共产党,毛泽东认为“决定(战争)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而“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所以共产党一贯把加强党的建设视为党的生命。共产党人用六年时间,从光秃贫瘠的山区出发,在一个满洲到长江流域的巨大弧形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在现代战争或现代政治中,很少有其他政治事业可以与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相比。完成这一奇迹的共产党人,“深入到每个乡村的基层中去,用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口号唤起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日本人都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这些力量来自于人民——来源于群众的智慧,来源于农民奋不顾身的勇敢精神和持久永恒的坚韧耐力。”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2.一路质疑一路交出满意答卷
1949年,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来的中国可谓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内的一些人根本就不相信共产党会把经济管好,他们认为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八十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中国共产党仅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从1978年10月,中国摆脱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从当时的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1%,中国人均GDP只有127美元,到2008年30年间的,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多美元,两亿人口脱离了贫困线,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中国首次超过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对待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957-197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但如果对这段历史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应该承认,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比如,工业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科学研究(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决策)和国防尖端技术(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
二、客观清醒的反思与认识未来面临的挑战
面临着城市化、信息化的浪潮,面临着后金融时代即将席卷全球的经济、贸易和金融结构调整和转型,作者梳理了五个方面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社会稳定和谐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和平发展问题;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等问题。实际上,每一届领导人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经历过徘徊、焦虑、坚韧、突围、前行、奋进的中国共产党,正率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会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跨越各种障碍,实现它的既定目标。
比如说2020年春季“防控新冠疫情”,中国是第一个疫情爆发的国家,但奇迹的是我们也是第一个将疫情控制好的国家,中国人仅仅花了3个月时间就取得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胜利,就连世界卫生组织都感叹,中国在对疫情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快速的抑制住疫情,确实让世界惊讶,而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沿用我们抗击疫情的策略,比如封城隔离等,但其他国家即便这样做了,效果却依然很差,这是为何呢?我想这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归功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科学发展观始终的共识。
相信,在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忘我奉献,齐心协力的建设中,强国之路定会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
相信,在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忘我奉献,齐心协力的建设中,强国之路定会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