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3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71 阅读3681字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是当今教育界响当当的实干型教育家,他被誉为“爱心教育专家”“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身为教师,倾慕已久。寒假期间,学校为全体教师带来了李老师的专著,我有幸拜读了他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惊喜之余,也欣慰直至,感触颇多。

《做最好的教师》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里面包含了他25年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以一个教育家的高度谈起教育思想字字珠玑,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又以一个一线教师的实践谈工作经历娓娓道来,朴实亲切。读来让人不忍割舍,犹如嗅一缕缕清香,久久回味。

一、童心唤醒春天,爱心滋润禾苗

李老师说:“童心是师爱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是他后来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在教育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李老师最经常做的就是跟学生写信,他常常以朋友般的真诚口吻与学生平等交往;每次假期他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长途旅游,或是到深山老林里探险,或是到风景胜地游玩。无形中李老师以一颗童心的自然、率直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学生在毕业时亲切地称他为镇西兄……

回顾走进小学这几年,我下课后并没有急着带教本回到办公室,而是逗留在教室一会儿,和学生们聊会天。听他们谈一些奇闻趣事,和他们一起吃惊,感叹。感冒了我连忙手放到额前摸一摸,冬天手指冻肿了我赶紧买润手霜,衣服裂了我也找针线赶忙帮她缝上。而我嗓子哑了,孩子们也悄悄在讲台上放一盒润喉片。以真诚赢得真诚,以童心唤醒春天,以爱心浇灌禾苗,也自然会受到孩子们的真心爱戴。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只有童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作为教师,唯有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和孩子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才可能被他们视为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唯有忘掉自己的教师身份,和孩子们一起嬉笑怒骂,追逐打闹,那一刻,孩子们的心扉才真正向你敞开。

二、阅读带动写作,思考改变思想

“阅读欲”就是“生存欲”,李镇西老师把阅读上升到了生存危机的层面,让我为之一振。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在教学和杂务中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有几个人还能静下心里坚持去阅读呢。而李老师却以“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远比‘语文’更宽阔的人文视野”的格局,进行着大量读阅读。李老师提倡民主的教育,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教育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书中,他罗列了自己平时阅读的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等各类别的几十本书名。他说大量的书籍都是在忙碌的闲暇之余阅读的,火车上、飞机上、宾馆里都是他读书的地方。

读书带动思考。他读的多了,就开始把阅读的收获和工作实践结合写了下来。而这些文字在报刊杂志上一次次地发表,使他的写作激情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二三十年间,他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写了十几本书,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而总结写作经验时,李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一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二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三是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四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

这些犹如武功秘籍的招式,我字字咀嚼,句句品味。曹文轩说:“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写作是一支箭,阅读就是那把弓。”唯有大量的阅读,拉满那张弓,才能射出最远的箭。而在我的教学工作中,阅读的专业书籍真的不能说多。而对于写作,也常常是有表达冲动,然而突如其来的杂事或者是自身的惰性,经常让这些感悟胎死腹中。同时随自己的喜好而进行的阅读,过于片面化、单一化,也导致自己的思考如盲人摸象,以蠡测海。书中李老师更是给出了老师们的阅读范围,真是太实用了,让我不禁为李老师推心置腹的坦诚所感动。

三、好方法成就好老师,高素质打造真魅力

书中李老师讲了如何做班主任工作,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对“优生”进行培养,如何转化后进生等。无论谈每一个教育观点,还是讲具体的案例,李老师都带着爱的滚烫,带着激情为我们铺开。

对于贪玩好动却又聪明异常的杨嵩,他借用一篇《16岁,在金字塔尖》一颗复旦大学少年班孩子们的故事,给杨嵩带去触动,进而引起这位聪明少年的自我反省,从而有了“打乒乓球不超过一点钟”“竞选班干部”“举行迎新室内田径运动会”“给市长写信”等战胜自我的一次次挑战和转变。包括黄金涛这位常常课堂不自觉说话的学生,他又采取春风化雨般的浸润方式步步为营,,给予他自我反思和提升。高中三年,黄金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点滴转变,读了这些日记后,对李老师真是佩服至极。黄金涛考上大学后,代表全班学生赠给李老师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这也是李老师以他睿智的教育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收获的最大的幸福。

对于后进生万同,李老师更是费大量笔墨写了对万同的转化手记。从万同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反复,我们也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艰难。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不算难,难的是长期一如既往地对待像万同那样的后进生。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需要为人师者坚持不懈的耐心,细心,留心,信心。

尤其那次万同要代表班级在国旗下进行演讲让我印象深刻。为了这次珍贵的教育机会,李老师不断地鼓励万同,甚至和万同一起三改其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话作为闪光点写出最后定稿,然后找自习课和下午放学的时间,一遍又一遍陪他进行练习,最后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李老师和学生的交往中,真正做到了目中有人,把育人放到了教学工作的首位。他说:“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这些话振聋发聩,一直在耳边盘旋。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公平,是否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有不气馁,不泄气,不放弃,是否做到对他们的关爱一直光鲜如初,炽热不减呢。

今年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学生江誉航,我也一直在持续关注教育中,然而他不断重犯的各种毛病,真的让我灰心,甚至他的学习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高兴了就学,不高兴了就不学这样的一种状态,着实让我头疼。读了书中这一部分,仿佛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在转化后进生中,他写了10种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1.写家校联系本;2.填报喜单;3.游玩;4.集体评议;5.写“每日九问;6.写《灵魂的搏斗》;7.安排当班干部;8.对手竞赛;9.学生作文表扬;10.推荐好书。这些正是李老师在“授之以渔”,我更是如获至宝,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了我的读书笔记上。开学后我也必将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借用有效方法,继续和江誉航风雨兼程。

四、归还学生真自由,享受语文大境界

对于语文教学的创新,李老师的观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就是要点燃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李老师拥有自己的语文观:口语训练时——以说促思,在听力训练时——以说练听,在阅读训练时——以说带读,在写作训练时——以说助写。课文分析时,他追求理解思想性,字词句的基础知识他注重方法训练口头表达的思维训练,注重社会调查中体现语文教育,成立文学社,办班级日报等。语文课堂李老师上得游刃有余,精彩纷呈,而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训练中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思想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心灵得到了自由的呼吸,真正品到了语文的真趣味,享受到了语文的大境界。

反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依旧在固定的知识鱼缸中游来游去。面对部编教材中的诸多社会实践活动课,口语交际课,上得依旧和知识传授课一个模型。缺乏教育智慧,缺乏教学方法,缺乏大胆创新,让我们不敢真正放手归还孩子们以自由飞翔的天空。其实,无论孩子们在课堂的天空飞得多远,风筝的线依旧在我们手中呢。这套部编教材,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观念,不更改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如此这样的课堂,又如何让学生体味到阅读的趣味,写作的快乐,享受到语文的大境界呢。而李老师在三十年前运用的“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无中生有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这种以问题支撑课堂的教学观,在今天我们部编教材的教学中依旧可以给予我们深刻的指导意义。

杨绛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形的串门儿。”读完李老师这本书,我也在李老师的教育世界里串了一趟门儿。然而读完后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又一次翻开他自己写的序言。“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李老师用自己的躬身亲为,诠释着这段话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回顾来时路,我有骄傲也有愧悔。然而,只要一直有火热的激情,有滚烫的爱,有孜孜不倦的勤奋,有一直生活在学生中的信心,我想我会在教育的舞台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最好”,享受到教师的幸福!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