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6日读后感评论854 阅读13035字

《天朝的崩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冷静客观、细致详实的理性分析。不同于以往传统道德史观的叙事方式,茅海建先生的文字平实真切,其中看不到多余的情绪,一切对于历史的分析和判断,都是基于大量的史实资料,力求还历史以原貌。

《天朝的崩溃》对这段历史的重建,不是以今日道德观的评判构成的,而是试图用当时观念去合理地解释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就以其独特的视角开启了一扇崭新的、认识历史的大门,我也仅以学习的心态,来谈谈这本著作带给我的感受。

1、摆脱道德史观,还历史以真实

诧异是从绪论就开始了。毕竟在此之前,我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仅仅来源于历史课本和课外读物。在印象中,琦善是鼠目寸光、通敌卖国的“奸臣”,与之对应的,林则徐、关天培等人则是高瞻远瞩、誓死卫国的“忠臣”,鸦片战争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令奸佞小人当道,迫害有志之士,否则中国何至于一败涂地。

《天朝的崩溃》就是那只拨开迷雾的手,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我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也渐渐清晰——所谓的“忠臣”其实也曾想过要“抚”,所谓的“奸臣”亦曾属意于“剿”。

从道德观上来看,这种结论确实令人难以接受,可若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考虑,仿佛又显得更加贴近现实一些。

通过茅先生的分析不难发现,林则徐和琦善,他们的立场似乎并无不同,“维护天朝的统治”是他们共同的愿望,而他二人最本质的区别,仅仅只是选择的维护方式不一样。林则徐主战,是因为他真心以为天朝有必胜的把握,琦善主和,是因为他早已看透清政府没有获胜的能力。

主和未必就是为了卖国,而主战也未必就对局势有清醒的认知。时势造英雄,当一个国家正在分崩离析的时候,任何一个人参与其中的人都不能幸免,独善其身也好,同流合污也罢,有时只是后世冠之的形象,而非真实的历史。可一百多年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一步步筛选、神话、宣传,逐渐形成的“主战-抵抗-爱国”、“主和-投降-卖国”的思维逻辑,早已深植于大众心中。

但是,若真的让林则徐等主战派抗争到底,结果就会更好吗?在已知这场战争必败的情况下,及时收兵避免更大的损失(正如“黑船事件”中的日本),似乎也是明智之举,从这个角度来说,琦善当时的选择在大方向上无可厚非,尽管他不乏私心的成分,但后世对其的评价也的确有失公允。

正如茅先生所说,我不认为这种打破传统价值观的结论是在为琦善等人开脱,而且对于琦善此人,先生也未必有什么好感,他所做出的分析和判断,仅仅是为了褪去被主流价值观包裹的外衣,让我们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而已。毕竟,摆脱脸谱化的人物认知,是正视历史的第一步。

2、见微知著,天朝为什么而崩溃?

由此,也引发出我的另一个想法:整本书于细微之处在不断推翻着以往的认知,可从宏观角度来看,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这个最终的结论是不变的,大有殊途同归之意。

那么茅先生大费周章、另辟蹊径、刨根问底地得出一个已知的结论,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想这是因为,只有对历史的原貌有了真实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时代与民族的落差,才会更加冲击内心,体会到在那段黑暗历史里,我们究竟错在了哪里。因为越是处在和平的年代,越需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中华民族会是这个样子,中华民族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

那么在脱离了被神话的英雄形象、被丑化的小人形象,跳出了爱国或者卖国的简单逻辑之后,我们所看到的这段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于装备,把本属于消耗品的武器当成传家宝,原封不动地世代继承;于兵力,人员分散不易集中,甚至长途奔袭数千里却从未迎战;于敌情,仅凭一句流言便对“夷人不善陆战”深信不疑且从未验证;于军事,屡战屡败后仍不知调整作战方案,英军凭借“战舰攻击正面、陆军抄袭背面”一种战术便一路势如破竹;更为严重的是,于战况,历任钦差、要员费尽心机粉饰太平,致使开战已逾一年道光帝仍不知实情;于外交,根本不了解国际关系,将国家主权相继拱手相让之后,仍沾沾自喜与侵略者举杯相庆,令人啼笑皆非;于民众,此时根本还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为何物……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个民族,失败是必然的!

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再回看这场战争,会深深地感到痛惜无力,仿佛无论怎样性格的人,无论曾经有过何等赫赫的战功,当真正直面了战争的残酷之后,所有的努力都会显得尤为苍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思维逻辑里,他们似乎也竭尽所能了,可依旧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究其根本,清朝真的落后太多了,内部腐朽的社会体制、落后的经济制度、“天朝上国”的文化意识,外部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让整个中华民族和时代之间有了一条长长的鸿沟,无法逾越。

按照常理,如此惨败的经历应该足以让清政府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继《南京条约》之后,日本同样也经历了“黑船事件”,随后也被迫也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便经明治维新迅速发展,侵略上门。

而清政府此时在做什么?所有亲身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大员们,对于战后天朝的发展几乎毫无助力!不仅如此,甚至依旧将送上门来的先进武器装备和科普书籍视为“奇技淫巧”,拒之门外,导致战后清政府在军事方面仍然没有丝毫进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林则徐迈出了一小步,尽管不够彻底,尽管仍有臆想的成分,至少他有着可贵的开眼看世界的意识,并将其流传了下来。之后便有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了曾国藩和李鸿章,就有了“洋务运动”,再往后,又有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历史在一步步地向前,从未停止,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地来到了今日。

3、鉴古知今,天朝的崩溃对我们有何启示?

《天朝的崩溃》向我们重现了一场真实的鸦片战争,在这段历史里,那些人的生活传统、价值取向、文化模式以及喜怒哀乐,从今天看来,既陌生又熟悉,既隔膜又亲切;他们的庄敬肃穆或者成了滑稽可笑,他们的慷慨激昂或者变得啼笑皆非……

至此,《天朝的崩溃》这一段历史之旅已接近尾声了,可时代的洪流仍旧向前奔腾。如今已然步入21世纪的我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什么,尤其在经历了2020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之后,又该如何在世界中心的舞台上自处,都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求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鸦片战争这段黑暗历史虽已成为过去,但这其中的兴衰成败都是经验的沉淀和凝聚,《天朝的崩溃》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无疑又向我们重申了两个制胜法宝的重要性。

一是实事求是,立足于国情。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官员们千奇百怪、别开生面的谎言数不胜数,他们于谎言上的精妙远胜于制敌的技巧。莫说实事求是,怕是连他们自己,有时都会沉浸在自己编织出的喜悦里不可自拔,何谈认清国情,最终的惨败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与时俱进,放眼于世界。在茅先生的叙述中,有一处小细节十分有趣——战争伊始,清政府和英军不约而同地将封锁海口作为制敌的重要战术。这里不仅是固步自封的清政府,就连处于时代前沿的英国,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局限于自身的想法,而忽略了世界多元的可能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如今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时代发展的中心位,更要从透析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中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才更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清醒头脑、明确方向。

感谢茅海建先生还了历史一个真相,让我们感受到演变的轨迹。整本书读下来,不禁让我回想起当初立于圆明园断桥残垣前的怅惘,也更加体会到先生包含在理性中的热忱痛切,令人悚然心惊。惟愿写历史的人多一份执着,读历史的人多一些信仰,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将永不再沉睡。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