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连续多年把路遥《平凡的世界》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并作为礼物赠给他们的大一新生,颇为好奇。《平凡的世界》很励志,给学生看确实会有收获;那么《乡土中国》呢?薄薄小册子,可数七万字,枯燥又难懂,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
一字一句认真咀嚼,感觉越来越有味道:既充满泥土味,又有人情味,还有哲学味,是那种对东方民族的一股浓浓的爱情的味道。那种抱团取暖、从心所欲、信用可靠的熟人社会、圈子世界正是我们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所急需的,也是密织我们的教育圈子必不可少的源泉。
我们的教育圈子就是校园,就是校园里的老师们、同学们。密织我们的教育圈子就应该让老师都圈在一起像一大家子,和睦相处,不带私心;就应该让师生都腻在一起享天伦之乐,敬爱有加,没有界限。
要圈住老师,要先用充满智慧、充满激情、充满诗意的唤醒一次次叩开教师们原本封闭的心灵之门,不要枯燥的说教,不要板着脸的训斥,而是于和风细雨、欢声笑语中,把教育思想传递给教师,把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要有组织地、成批次地、规模性地,不要小打小闹地外派老师到各地学习、参观,参加拓展训练,开阔眼界,净化心灵,提升品质;要通过组织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论坛,来激发老师的心灵火花,以身边的典型激发他们的热情;要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技能比赛,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老师的心灵上去种庄稼,让老师为学生服务,引导老师献出爱心,对得起良心,练就一颗平常心,最终为了学生明天的收获。
还要以榜样示范,展示辛勤工作的教师的光辉形象。表彰优秀教师、岗位能手、骨干班主任,推出优秀年级部、班科组,通过部分教师去唤醒教师群体。引导老师把激情聚焦到课堂上来,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建设高效课堂,为学生服务。
当然,要圈住老师,还要首先让老师对自己生活的圈子充满感情。这让我突然想起2011年在英国短暂学习的时光。在英国学校,每个老师,每位校长脸上绽放笑容,充满自信,对学校的热爱溢于言表。每到一所学校总会听到每个老师不断对我们说:欢迎,欢迎!在聆听校长介绍时总会听到校长说他们学校是周边质量最好的,他们曾经得到什么什么奖励,这是他们学生自己的杰作,等等。牛津大学教授大卫·帕尔费曼爱牛津到了近乎自私的地步。谈到世界大学排名,提到牛津他沾沾自喜,提到剑桥,他立即耸耸肩说没听说过;当提及有一种排名牛津处于剑桥之后,他立即断然这种排名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他为每年有那么多中国留学生来牛津留学感到高兴,他为中国留学生为英国经济振兴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他领我们去牛津校园的《哈利波特》拍摄现场,指指点点,如数家珍,好像在他家的后花园一样;他夸中国也不忘夸牛津,他说在中国的长城手机信号很好,甚至比牛津还强,言语间透露的是对牛津的情,对国家的爱。他爱牛津更多的是为牛津感到骄傲,为牛津的学术研究水平感到自豪。
我们的学校也要采取多种措施让老师对自己生活的圈子——校园充满感情。不仅要通过专题讲话唤醒老师,通过读书竞赛提升老师,通过修订绩效方案凝聚老师,还要通过固化教师慰问机制温暖老师,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融洽老师,通过谈心、沟通化解干群隔阂,让老师对学校充满感情,从而构建起理性、向上的教师文化、学校文化。
要腻住师生,就要思考既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又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激发学生不懈追求的良策。多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开发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少占用,或者别占用学生晚间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消化旧知、学习新知,也能看看电视,上上网络;把周末和节假日还给学生,让他们与家人一起尽享天伦之乐,让他们周游世界,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与厚重的中外文化;也让学生多睡睡觉,多发发呆,品味真正属于人的意义。
腻住师生唯有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回到我们老师做学生时的样子,回到那时学习自由、活动自由的样子,回到原来应有的样子。学生负担减轻了,课后作业少了,补课没了,活动时间多了,学生对老师也就没有意见了,这样师生矛盾也就少了。学生感到心情愉快、生活充实,纯洁心灵、实现理想才有可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才会亲密无间、有情有意。
学生真的把进校园当作去公园,把上课当作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体验活动,把老师视为最宽容、最体贴自己而又强于父母的“爷爷”“奶奶”,那么,师生鱼水情深也就不是空话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生活在一处的孤立和隔膜的集团经过长时间、多方面、高频度接触,无数次磨擦,陶炼出了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人们会得到不逾矩的自由和可靠的信用。
那么,不断密织我们的教育圈子,经营我们的校园熟人小社会,相信,用不了太久,“外村人”、“漂流客”也会成为“老熟人”、“自己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也不论你我,都会有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大家也就都会建立起可靠的信用。那样,我们的教育圈子也会更加永固、和谐、有情意。
愿心灵不再漂流,望你我走向亲近。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