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个月,我有幸拜读了汪志广教授著作的一本书-----《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他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对“好老师”进行剖析。以下我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读书体会。
汪教授提到,“上课是老师的圣事”。好老师要敬畏课堂,课堂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舞台,是锻炼自我的战场。敬畏课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体现老师对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执著。首先,要反思课堂成功之处。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优点,肯定自我。例如,19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自己课堂效率比较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小组合作,奖惩分明;二是纪律稳定,气氛浓厚;三是导入有趣,重点突出。
其次,反思课堂失误之处。课堂的教学效果包括很多方面,有的是教学设计问题,有的是体态语言问题。
第三,反思课堂中的灵感。教学相长,要对学生做出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课堂中的瞬间灵动,思维的碰撞,也会给我的教学经验有所帮助。例如,我在新授绘本Ants的时候,讲到有关ants的习性的时候,同学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摸不着头脑。同学们平时看课外书和好奇心比较强,收获的信息也是当今比较流行的。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不断学习研究,是不是做到教学相长呢?
第四,反思新理念运用的得失。我在课堂运用教研室或者工作室的教育理念的时候,常常做好笔记,备课或者上课做好各种尝试,例如,在运用教研员张凝老师的“骨架文本”教育理念,尝试各种课型渗透,记录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第五,反思同行教师的意见。例如,疫情期间,我录播课程时,积极学习其他老师独到的教学方式,及时记下团队老师们对我的录播课的批驳或者质疑的观点和做法,思考改进的方法。不断吸取别人的意见,常思,常听,才能精益求精。
反思,让老师工作更加精彩;留白,让老师生活更加有味。汪教授说,教师的工作就像永不剧终的连续剧,就是偶尔播播几条无厘头、小清新的广告。我们作为老师,懂得在生活中“留白”,下班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走进自然;留出一定的空间,读读经典,跟朋友聊聊天。给自己家庭留点时间,让亲子关系不再疏远,让心灵再一次碰撞。
此外,作为老师,懂得在教育中“留白”。例如,平时在教育学生,可以给他们一点思考的空间,不要过于直白,全盘托出;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留白”环节,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懂得“留白”的老师,学生才能拥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