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从来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的人,他的诗,都是丰富多样的。林语堂评价他:“我若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这句话也许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笔下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苏东坡热爱写诗,他还写得妙。豪迈壮大、惋情忧伤、淡中有味、自然飘逸,都在他沉重又纷飞的语句中,交织,凝聚,升华。他的诗词都是从生活中发掘灵感,自由创作,才会如此真实的表达出他的情思,具有让读者快乐的魅力。都说自律的人生会发光,苏东坡读书时,由于一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父母的教子有方,苏东坡每日坚持朝诵暮读。20岁考进士,他甚至以抄书的方法督促自我,考出了好成绩,也出了名,30余岁就成了大文豪。这不仅是苏东坡令人羡慕的才华,更是他值得敬佩的勇气与坚毅。
“如蝇在台,吐之乃已。”是苏东坡不吐不快的特有性格。有人说苏东坡过于张扬,才引发了乌台诗案,被关押130天。但事实上,他正是关心百姓的愉悦与疾苦,一旦他认为变法与救百姓于水火中相抵制,就会反抗到底。这点与同一时期的诗人王安石恰恰相反。王安石热衷于自己的社会改革,为达目的不考虑实际情况,这种不可侵犯的武断,实在不敢苟同。而苏东坡与王安石狭路相逢了,他们的冲突也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被贬生涯。但无论如何,明辨是非、实事求是是苏东坡独立特行的本质,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敢于反对、敢于批评,是最真实的苏东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苏东坡的乐观豁达。他的晚年道路崎岖,一路奔游各处,没有薪水,也收不到亲友来信。但尽管如此,苏东坡仍选择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享受于生活,热衷于美好,与此同时也不忘温暖百姓——植树造林,修堤筑坝,抗洪救灾,共劳作,共享福。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在回京途中,本还在预想一段新鲜美好的生活,哪知命运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让这位影响巨大的诗词巨匠拿起了人世的退场券。杨绛先生说过:“人死而不能复生,而人美好与坚强的精神品质会永恒留在世间,久久不会消散。”苏东坡就如同他诗词中所说的那样,心静如水,宽仁厚道的态度坦然度过世事一场大梦中的每一个秋凉。每当我被学习压力推入怅惘的深渊,从而被烦闷扰乱了心绪时,回想苏东坡,总能让我抬起头,踏实走。这种品格也会在世人心中,不断传承,不断发扬。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