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中提到人的可能性,即潜在的能力非常大。“凡是在人的头脑里出现‘想要这样做,想做成这样’的愿望时,……这种愿望大体都在可能实现的范围之内,就是说我们人具备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的潜在能力。”
当有了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个前提,很多事情都是能够做到的。以我个人的例子说明,参加公司组织的20公里的拉练活动,虽然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我最高的记录是慢跑5公里,再往回走5公里,一共才10公里,而且这是大概五年以前的锻炼,这一次是20公里,是以前最高纪录的2倍。我平时是没有进行规律的运动的,可以说是缺乏运动,最多的“运动”是逛街,逛到脚酸也不罢休。
尽管之前没有做过走20公里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坚信我可以做到,而且我“想要这样做”,想做到走完20公里这件事。于是跟着队伍一起出发,抱着坚信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念,开始了20公里的拉练。整个过程从开始的步伐轻松,到脚掌慢慢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出现酸痛,腿部肌肉也变得僵硬和机械,但一想到我要完成走20公里,还有伙伴在身边一起向前走,我就不想停下来,5公里、10公里、15公里,走到一个个补给点,离目标就越来越近,就算步履维艰,咬牙也要坚持下来,肌肉虽然酸痛,肌肉的记忆却是向前走、不停歇。最后,跟着队伍走完了20公里,打破了我以往的最高纪录,这就是我的“想要这样做,想做成这样”,并且我用行动证明我做到了。
这应该也是《活法》中提到的心想事成,“锲而不舍干到底,结果只能是成功”,这一个星期读了《活法》的序言和第一章的一部分,我开始认真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往下读这本书,一点点清晰心中的答案,相信读完这本书,我将获得不少的启示,并在其中找到人生的真理。
第一章实现理想
照着学习安排表读完《活法》,才有一点理解为什么要把第一章和第五章的顺序调换,刚开始看到这样的安排,是有点纳闷的。现在我想这样安排的目的应该是让我们了解大的趋势,懂得顺应潮流;再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以利他之心度过人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之后;最后才是描绘理想和实现理想。在这样的安排下,在大方向上不会跑偏,在小的决定上也不会出错,这样的状态下描绘的理想才会是没有偏差的、不会走歪路的、美好的理想。
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呢?不想象一下的话,仅凭直觉走一步看一步是行不通的,没有理想一直埋头干活,很容易失去兴趣和激情,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机械式状态,每天上班下班毫无乐趣。而且如果没有对未来工作的一个设想和计划,很容易陷入迷茫,对工作积极的态度也会慢慢变得懈怠。经过短短的八天国庆假期就深有体会,假期前两天,安排了工作和学习,在火车上把会议记录整理好了,还把《活法》一书全部看完了,让我感到特别地充实。但之后的几天,因为没有安排工作和学习,就变得有些松懈,拖拖拉拉才把应该交的读后感写完提交。这让我意识到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向前进步,有所提升,充实起来。就像进行20公里拉练一样,预先设定好一个目标,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持走完,倘若走到后半程,停下来休息,就泄气了,可能就没办法完成这个目标。所以不仅需要描绘理想,而且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一定不能松懈。
稻盛先生在书中提到:“说什么要描绘梦想,怀抱大志,还要热切地期盼,有人或许不以为然。……然而,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第一步,他应该拥有一个‘大得有点过头’的梦想,拥有一个超越自身实力的愿望。”我想有一天,我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小编、一个宣传专员,我可能把宣传工作做得特别好,计划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工作起来既轻松又有激情,还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新的东西。我可能成为一个能带好宣传队伍的管理者,把宣传的岗位责任制度都完善得明晰,找到基地能写稿、会拍照宣传通讯员,还带出优秀的徒弟。我想我能写好故事,积累素材写出得奖的优秀作品,收获荣誉总是令人喜悦的,这也是在实现基本需求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第二章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我们在孩童时代学到的最基本的一些原则,正直、善良、不撒谎、不贪婪等,随着慢慢长大,年龄增长之后可能会忽视这些原始的、单纯的做人的基本原则,学习稻盛先生的《活法》第二章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让我们对往常忽视的基本原则重新重视起来。
稻盛先生提出“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的人生方程式,其中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因为思维方式有正负之分,如若思维方式是负数,那么热情和能力越强的人所得出的结果负数就越大,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也就越大。基本的原理原则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正负方向,所以一定不能够忽视基本原则,要认真坚持单纯的基本的原理原则,保持正向的思维,这样才能够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
“每天都极度认真”“体验重于知识”“拼搏在当下这一刻”,稻盛先生把这些原理原则放到台上,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些人人都懂的原理原则,不能只是知道,其实在于要认真去做。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下,再努力也不觉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当喜欢自己的工作时,有十分的热情把工作做好,做成之后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喜欢自己的工作,认真投入工作会生出喜悦,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呢?稻盛先生给了我们举了自身的生动例子来说明,对于不喜欢的工作,“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一头扎进工作中,专注会分散原来的不够积极的工作情绪,从而获得专注于工作的乐趣。这不仅是做好了一项不喜欢做的工作,而是也是战胜了自己,向前迈进一步。
小到个人工作事务,大到国际事务,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清晰。所以将这样单纯的哲学作为判断事务的基准,对日常的处事和工作帮助非常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