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5日读后感评论118 阅读1749字

曾经为设计一节课例研修课的教学环节而大伤脑筋,曾经为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写字、阅读、写作而苦苦思索,也曾经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几遍课文而想方设法……总之,好难!一次偶然的机会,《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个朴素的书名牢牢地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这本书的作者韩素静老师是河南省名师、濮阳市名师,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语文教研员。曾荣获“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师”特别奖,以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被誉为“用阅读和写作点亮教育人生的传奇教师”。

本书共分为四辑,依次是课堂要落在实处,课堂上的遗憾,捍卫课堂常识,我这样教语文。韩老师教给我们“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追求教学效率的语文课”“上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语文课。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如何上一节朴素的语文课。我主要想谈一谈自己在第一辑“课堂要落在实处”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一、扎扎实实辨析字词

识字环节不仅仅是落实在“认识”上,更重要的是“会写”,并写得“美观”,要写出横平竖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块字。这才是真正的“识字”教学。无论是小语界名师薛法根老师的“生字首次放大书写”,还是于永正老师步步引导解释相近字“姹”和“嫣”、解析多义字“庞”、联系生活理解“饱经风霜”,都是通过一步步引领、鼓励学生在思考中理解、记忆,而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

即便是在基础的辨字析词环节,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我深感:要让学生真正认识一个词,必须要做到三“会”:会读、会写、会运用。

二、扎实有效指导阅读

用普通话朗读,读得准确、流利是最基本的朗读要求。用声音来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则需要引导学生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比如,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通过前后五次指导,让学生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读的过程里反复比较,反复思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朗读的技巧。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贴近了文本,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于老师这种巧妙的指导,比我自己以往“贴标签式”限定时间处理朗读的方法巧妙、有效多了。

此外,韩老师还通过赏析余映潮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片段,展示了名师如何以读代教,整节课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了解情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我明白了,每一次的朗读,都要让学生对课文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对作者表达的独特感情有更真切的体验。这样让学生有所提高的朗读,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

三、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学习写作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平时的课堂,阅读课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用来写作,二者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其实。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于永正老师就抓住阅读课,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指导学生以高尔基儿子的身份给高尔基写回信。他首先告诉学生写回信的步骤和方法,待学生写完后,请全班学生大声朗读信,并对不通顺之处进行自我修改,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写的信,并及时进行集中指导。在集中指导时,于老师又从字、词、句、修辞的运用是否合适,文章段落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洁,情感是否真挚等方面进行指导评析。在发现学生的优点时,他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当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他也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课堂。学习了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更加深刻地明白:让学生更好地改进,更能体现教师的水平。

崔峦先生曾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今后,我也要向于老师学习,以课文为例子,尽可能地利用文本资源,在课堂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意思是“上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上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语文课”。今后我要多阅读、勤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看家本领和专业素养,上让学生真正有收获的语文课。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