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要成功,杜绝失败,从没听说过要与失败相处。当孩子失败、犯错时,父母、老师们都会非常紧张,有时候会为孩子的失败或犯错伤心、失望、沮丧。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与他们有相同的想法,直到翻开黄静洁老师写的这本《学习的格局》后,才感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我们遇到孩子犯错、失败时,不妨尝试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控制情绪,平常心处之。
人人皆会犯错,也会失败。失败不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天下大多数人无不是经历多次失败而成功的,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只盯住成功的那一个人,而忽略他背后无数的失败与试错。当然,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当我们面对学生迟到、不交作业、成绩退步等问题时,这些道理就似乎不翼而飞,只剩下愤怒的情绪与无处安放的焦虑。其实最糟糕的不是失败,而是它带来的负面情绪。试想一下,当老师发现一位学生欠交作业,把他叫到面前,愤怒的批评或指责,孩子认错并保证下次不再犯错。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吗?孩子真的以后不再欠交作业了吗?我们复盘一下这个过程,孩子因为作业欠交被老师“抓到”,内心焦虑不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又对未知的谈话忐忑不安。孩子看到老师的愤怒和失望会不会加深这种不安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持续作用在他身上,当他无法排解时,会不会引发新的问题,甚至自暴自弃持续犯错?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犯错时,不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再叠加在孩子身上。我相信孩子都有向好而生的意愿,我们不应该在他成长过程中施加过多负面情绪,增加他的挫败感,而对向好生长萌生退意。
第二,“有效失败”优于“无效成功”。
黄静洁老师在书中引用了一位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心理学教授马努.卡普尔(Manu Kapur)提出“有效失败”的概念。他把成功分成有效成功和无效成功,失败分成有效失败和无效失败。比如,当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是:讲述一位物理学家奥斯特的故事。有的学生会迅速上网查找奥斯特的相关介绍,进行资料整合,进行汇报。而有的学生则会从教科书上他的一则故事开始,研究他是如何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前者符合老师要求,资料详尽,高分完成任务;后者单从奥斯特的一个故事介绍,过于简单,分数低于前者。从短期效果来看,前者成功,后者失败。从马努教授的观点出发,前者其实是一种无效成功,因为这些孩子只是简单的寻找资料,简单的整理。而后者则认真分析奥斯特先生的故事,从他做过的实验中,还原他研究的过程,这更有助于了解奥斯特的生平及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更有效果,这就是一种“有效失败”。
看了黄静洁老师用马努教授的观点在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例子后,面对学生失败时,我就开始改变认知与处理方法。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时,学生小雅(化名)成绩大幅度下滑,出现伤心、彷徨甚至失眠等情况。在一次谈话中,我给她展示了图1有效失败思维图。我给了她一张纸,让她书写下自己认为这次考试中那些细节、因素可以成为有效失败。书写的过程,她似乎慢慢找到了信心。写完后,她突然和我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好奇地问:“你怎么那么快就知道了?”。她给我展示了她对有效失败的分析,里面有考试时间的规划问题、有心态问题、有非智力因素问题、有明显弱势科目问题等。看着她那么细致的分析,我知道她已经渐渐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向着有光的地方出发。
后来,我也尝试着用这套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在他们失败时去寻找失败的有效点在那里,失败点又在那里,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积极的面对,失败也是有效的。
第三,重视“容错”,正视挫折。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我们都害怕孩子犯错,在孩子没有跌倒前就叮嘱“别摔倒!”。这是不是好事?最近大火的节目《奇葩说》里有这么一个辩题“30年后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的一封信,你要不要看?”。节目中刘擎教授的一段话引人思考。他认为若现在的自己打开了这封信并接纳了30年后自己的建议而避免走了“弯路”,那么现在的自己将失去体验“失败后的痛苦”,而没有这些揪心的痛苦体验,他就成不了现在的自己,成不了那个更完美的自己。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如果不亲身经历那些失败、挫折,他们又如何从失败的沼泽中走出,而锤炼成一个更完美的自己?正视挫折才是面对人生该有的态度,我们的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避免错误,而是告诉他们犯了错误或遇到挫折后该有的生活态度!
读完静洁老师的文章,我感到一种放松和释然。它教会了我面对学生的错误有了全新的想法,也让我学会了坦然面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在不断试错和失败中找到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