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这个话题,不陌生。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思考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提高学习效率。不过,“应当”和“能够”中间,有一道鸿沟——对认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所以,这次拿到《认知觉醒》,会抱着一种期待,希望它能让我走进认知理论的大门,登堂入室。遗憾的是,等书读完了,迎来的是一种失落。它是励志书,不是大学教材,也不是学术著作。它是为回答普罗大众的“如何成功”的迫切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受众是那些有自我提升愿望的人们,它所指引的方向是如何寻求内部改变。由此我想到,假期看这本书的意义,不在于用它来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在于汲取其中的方法论精华,为下学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树立信心。
那么,这本书中,有哪些原则和方法给了我启发呢?大致有下面两点:
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打卡是近些年特别受欢迎的自我提升方式。我参与过的打卡有英语会话打卡、日行万步打卡、读书笔记打卡。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打卡的好处是让我自觉地把碎片时间用起来,特别是在通勤路上打卡,让我有一种有事可做的实在感。可是读完《认知觉醒》,我不得不警惕这样一个事实:打卡会让人把坚持的动机由内在需要转移到外在形式上。也就是说,打卡者关心的是记录完整,而不是学习过程的完整。想想也是,在前年完成流利说(训练英语会话app)的一个半年课程后,我就没再坚持学习英语;日行万步打卡群不营业后,锻炼的兴致也不见了;读书笔记打卡在疫情居家结束后,也很难鼓起劲再启动。因此,正如书上所说,保持内在动机才是最重要的。外在形式可以变化,只要有了持续的动机,以“设下限,不设上限”的策略去应对,学习活动才能更容易走下去。
想来,下学期我的目标是把市级课题的后半阶段好好推进。为此,我要在班级里开展个案研究,每周做好研究记录,整理数据,并产出论文。我计划,每天设置“沉浸15分钟,输出100字”的下限,来突破这个目标。
关联是高手的“暗箱”。关联,用老话来说,就是举一反三。教学中我们常用这个策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那么,轮到我们的自身提升方面,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关联原则呢?最先想到的,是教师的阅读应该运用关联原则。我们知道,阅读是最有价值的投入。但是,书汗牛充栋,时间捉襟见肘,怎么办?本书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同时,还有一个条件,“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于是,我又想起去年青师赛备赛时,我买来了许多参考书。眼花缭乱之下,我决定做与赛程(说课、情景答辩、评课等)有关的摘录笔记,再尽量把这些摘录运用到备赛的训练中去。这种关联性极强的操作,让备赛两个月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形成有目标、有需求的阅读习惯,是指向教师成长的阅读的必由之路。新学期,我计划在教育心理学上多下功夫。除了阅读大学教材《教育心理学》,还打算在教学日常中总结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心理学规律,落实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做,就是希望能增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达到深度学习。
稍微岔开话题,我们语文老师在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有关联地去读。上学期,备考班叶老师让学生读名家作品,模仿名家写法,就是把阅读和写作关联起来,因此成效显著。本学期,关于师生共读,我准备以文学作品的写法为抓手,引导学生关联着去品味大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得到更高质量的收获。
以上,即是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启发。要实现认知觉醒,不能靠纸上谈兵,惟有在新学期新工作中边思考、边尝试,才能把看来的“知道”转换为行动,才能真正构建出自己的认知体系。告别假期,回归工作岗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我希望能在这学期和身边的大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充实地工作。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