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书里的世界大呢?还是书外的世界大?这是我在一档读书节目中被问到的问题。想了想还真不好回答,因人而异吧。书里的世界包括了想象和各种抽象世界,而书外的世界比较具体、真实…
一个没有读书和思考习惯的人,就是被要求没白天没黑夜地阅读,怕是也难有太多收获。同样的文字,不同人读出的内容也许天壤之别。因为文字是一种语码,不同的大脑有着迥异的解读器。
今天我就从一个读书平台推荐的一本书说起,书名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叫熊培云,曾经留学法国,目前担任南开大学传播学系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优秀作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很有特色,一个村庄里怎么装得下中国呢?是的,书中更多写的是中国的一个村庄。可读了以后,才明白,他要借剖析一个村庄,来写中国,给出了村庄在中国这个大系统中的“坐标”。让你从乡土细节中去发现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演化脉络,不可不谓高明。
从民国时期到解放以后的各种土改政策的不断演变,从分得土地到实际上的得而复失。一个村庄经历了眼花缭乱的各种所有制变迁,底层农民的疾苦和无奈被描写的细致入微。如果不是我插过队,怕是一个城里人很难感同身受的。
为什么不是农民拥有土地,而是土地拥有农民?农村户口和吃商品粮的城市户口在政策(不知道是否有法律)层面上,固化了这种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即便在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的今天,很多人还在为户口而奋斗。曾几何时,户口买卖成了一个天价产业。
如果你不是农民,要理解“农与非农户口间”这堵无形围墙的社会学意义,那么读一读这本书,就会通透很多。
小堡村,那个承载作者儿时记忆的大树已经被“连根拔起”,不知被卖到了城里的哪个会所。这颗未上户口的古树就这么顺利地取得了“绿卡”。而那里的农民呢?
故事从原始的生育方式讲起,可怜的农家妇像自然界自生自灭的其它物种一样,生育尚处于纯自然状态。婴儿的死亡率(也包括孕妇的死亡率)大大超标。接下来的“计划(不)生育”也以极其野蛮的方式在执行。大字不识的农民也常不得不屈服于各类政治口号,一句话,农村的野蛮生态既真实又无奈。
农民要交公粮,而不许这、不许那…,改革开放之所以可以从农村(小岗村)开始,因为用“资本主义尾巴”困住的手脚一旦挣脱,压抑近极限的求存欲望首先得以释放,要知道那是“生命的挣扎”,谈不上高尚,而是一种“悲壮”。
一个想摆脱贫困的农民儿子,要逃离贫困,只有三条路可走。这还是拜改革开放所赐,读书(上大学)、当兵、进城打工。书中分别写了相关故事,催人泪下,实话说,我真不知道一个农民要追求幸福有这么难。
上图是作者读书之路的自律法典,偶有违背时,被父亲抽得像陀螺一样。正因为选择太少,才更知行合一。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农民和他们就不在一颗星球上,今天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实话说,那年月,他们相互间的理解多半属于“不知道不知道”。
今天,最大的改变恐怕应该在“视野”方面,网络让农村人知道了还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读了这本书,40年前的农村还真是如此。
熊培云的笔锋之锐,有如当年的鲁迅,文字辛辣,像一个锥子,读第一遍,扎入一寸,如果你再读一遍,恐怕就扎透了。流出的不是不是鲜血,而是…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职员,这就是美国史。”当然也是欧洲史。从农业人口的变化,就不难验证其准确性。百分之一二的农民才能有现代的规模农业,我们过去的方式不可能有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二元结构必有解体的一天。您说呢?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