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看似叙述“恶”,然则是从心理层面上教人们“爱”和“尊重”。书中的几个例子都是非常极端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给派克医生带来了挫败感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派克医生的无奈和气急败坏。这不得不说是“恶”的一种表现。人们心里的两头狼永远都在,只是有时候这头胜了,有时候那头胜了。取决于本体的选择。而选择往往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恶,总出现在需要爱的地方,那些越是表现“恶”的人,反倒是幼时最缺“爱”的人。这就像我们常说的:童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缺爱,长大就容易走向“恶”。这里的“恶”当然是非常广义,它包含人性的一切弱点。例如“孤僻”,例如“冷漠”,例如绝大多数的“谎言”。
人为什么要说谎?涂道坤先生说“一切谎言都是为了逃避问题和痛苦”。本书作者派克说“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无论是乔治的强迫妄想型神经官能症,还是鲁克父母的恋尸癖,这都反复警醒读者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你每天都非常开心,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你的爸爸妈妈一定很爱你”这是后来很多人都对我说过的话。问这句话的人,我想他本身大概在生活中遭遇了诸多的不快乐,所以会赞扬并羡慕我的快乐。这搁在以前我可能会在心里回答说:我只是隐藏了我的忧伤。现在听到这样的话,我倒是欣然接受了。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笑颜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
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童年很是不幸的,这导致后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小学甚至大学,都是敏感、孤僻和脆弱的。我曾因为无法跟身边的朋友、同学共处而几近崩溃。尽管我现在依然敏感,但更多的却是给予别人理解和换位思考。所以我现在很能原谅别人。
有时候很庆幸大学选报的志愿是“学前教育”,尽管这个专业对我后来的工作毫无建树。但对我后来处理人际关系倒颇有帮助。幼儿心理学让我找到了我性格缺陷的根源。我开始直面童年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并尝试沟通和改变。事实上,沟通和直面自己的问题根源是很有必要的。我开始迫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曾试图去过大学的心理社,但潜意识的防备实际上比我原以为的要坚不可摧得多,我根本无法吐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所有的引导式提问,我都会用“谎言”作答。实际上当时还很是侥幸自己隐藏得如此完美。现在细想多数是“潜意识的狡黠”。
我开始正视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我非常深刻地记得有一次跟弟弟聊天“我们对于某种事项的规划,多半是看到最坏的一面”“这是爸爸对我们的影响,爸爸是非常强势的。”“但我们执行力都非常强,需要人领导”“我觉得小时候家里重男轻女”“我们其实也没有得到多少的关注,在那样的条件下,也许我们顺利长大,都念了大学,已经是爸妈能给我们的最好的教育了”……
诸如这样,我竟释然了……心理问题其实当你敞开心扉说出实话,你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起码你会开始很轻易的就收获快乐。
矫情点说,我突然会非常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让我克制自己,不至于走向“恶”的深渊。但仅是压制自己,便也成了心理问题的根源。我小学时就曾行为表现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但是并没有引起过家人和老师的过多注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鲁克是非常幸运的。他的老师关注到了他的心理问题,并给了他父母适当的建议。心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非常尊重他,循循善诱。校长罗斯修女,竟特意写一封信给派克医生“……虽然鲁克的学业成绩并不理想,但我们还是决定将鲁克留校察看。可是,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您要帮助我们确认,这个决定对鲁克而言是不是最有利的……还有一个信息,或许会对您有用。圣诞节后,甚至在本次事件之前,许多老师都反映,鲁克的情绪似乎很低落。我将静候您的建议。如果您想获得更详细的情况,请尽快告知我们……”派克的父母是病态的,这个国家的学校和社会环境却给了他足够的关心、关爱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利同样因为学校、国家和心理医生的帮助而得以脱离“伪善”的父母。反观我们的现状,社会、学校对幼儿的心理教育的落差可窥一斑。但是庆幸,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尊重孩子。并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愿意平等地与孩子展开对话。坦诚的对待孩子,解答孩子的一切疑惑。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幼时所需要的一切安全感和爱。这不得不说是令人慰藉的文明进步。孩子是否能真正从心理层面上健康茁壮成长,很大程度依赖于父母所展现的一切日常细节。父母本身是否恩爱?遇到问题是否沟通?对待老人是否尊重,孩子看在眼里,潜移默化,自然习得。在未来的日子里,若孩子不能得到他人治愈或自我治愈,很可能就是家长的复刻。
当然,后来我的各种境遇,也慢慢教会我自信和大方。这让我不得不感谢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关键他人。
“伪善的父母与孩子发生分歧时,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他们会把一切错误归咎于孩子,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压制孩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限制孩子的思想自由,一味的控制孩子、操纵孩子,试图把孩子变成行尸走肉。这就是阻碍孩子的心灵成长,这时的孩子可能早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遇事极易走向极端,要么极其胆怯懦弱,要么完全不知所畏。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恶”。
我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他们家庭的相处模式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尊重彼此的差异,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性。即使是叠毛巾的细节,也是充满了爱,丝毫没有强迫和压制。所以他们幸福感非常强。他们的快乐也很简单,面对人生的各种苦难从来多是从容淡然。
我现在仍不敢说我完全治愈了童年,事实上幼儿时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现在所做的某些决定,并偶然感到后悔。索性并不深刻,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一段你需要为之负责的人生。但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已经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
“爱”是什么?爱是你仅是你自己,他人就是他人。尊重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觉得“不懂事”的孩子。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