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4日读后感评论53 阅读1856字

《静悄悄的革命》和《正面管教》两本书我是一起读的,站在语言文化学习者的角度上,请允许我先对它们加以对比。西方人喜欢先亮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再补充论据和案例来支持。《正面管教》中,作者经常果断地下定义,比如“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P64)。而东方人很少给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比如作者在一开始提出了很多新名词如“主体性”、“应对”、“被动的能动性”等,却一直没有清晰地解释其含义,而是采用反复论证的方法层层说明,留给读者的解读空间很大。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越发觉得读书时要保持空杯心态,先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书中的内容;而且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要采取不同的欣赏评价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拿一套标准去评定高下。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从创造性学习、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和中小学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教学改革,佐藤学先生循循善诱地阐述了课堂改革和学校改革的底层逻辑,很多观点值得被奉为圭臬。

其一,学生的学习是和教材、和教师、和同伴、和环境、和世界互动对话的过程。我认为这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这节课想要实现什么样的对话?对话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话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能思考清楚这些问题,想必满堂灌的课堂、机械操练的课堂是不会出现的。同时这也为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这节课上师生对话了吗?生生对话了吗?学生和世界对话了吗?如果这节课让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对社区的某一个现象进行了探究等等,就算是与世界发生了对话。

其二,学习应该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这和新课标提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谋而合。现在大家都晓得上课要有活动,但是真正有效的活动不多,好些“活动”还停留在“任务”的层面。我认为其原因是活动太易或太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怎样设置有效的活动?首先可以提出一个情境,做活动就是在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每个活动就是有意义的。其次活动之间要有关联,要不断深入,让学生体验思考带来的乐趣,独立的活动只能被称作任务。最后完成较难的活动如写作前,一定要铺垫好语言支架,让平时积累不足的同学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以用“接力写作”的方法:比如一个小组有四位学生,可以让三个人分别写开头、中间、结尾,最后一个人修改,既能高效利用时间又能合作共赢。

其三,单元教学的单位应该从“目标·完成·评价”向“主题·经验·表现”转变。这部分我认为是最难实现的,这样的学习意味着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增删重组、搜集和筛选主题下的教学材料,实现有别于“学科学习”的“综合学习”。我对“综合学习”的理解是学习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所以学习的目的指向解决社会所需要的现实课题,但是如何将这些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学校也是一个还有无数的可能尚待实现的地方。”(P80)这里我想补充一句,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也是有无数可能尚待挖掘的个体,以这本书为契机,我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比如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我挤出时间精心备课,专门拿了本子写社团教案,力求让活动既干货满满又生动有趣,每节课我都上得很有底气。我的配音社有七位成员,上课我会和每个学生对话,深入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第二周我给学生打印了学习资料,第三周活动时每个学生在没有我提醒的情况下都带着资料,上面都记着笔记,这让我大受鼓舞。

这学期我还重启了上学期没有进行下去的每日一词,即每周至少三天让一位学生课前来给大家讲一个单词和它的相关短语。这个活动的实施是想实现“翻转课堂”,45分钟不能马上实现,5-10分钟总能实现吧。每位展示的同学都要先到我这儿来讲,我会给他们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最近,有的“小老师”开始提问下面的同学、有的请同学上讲台做连线题、有的制作了幻灯片……层出不穷的方式让越来越多同学参与进来。我惊喜到自己只是播下了一粒种子,学生的创意就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近张京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口译视频刷屏,我趁热打铁挑选了一篇难度适中的外刊给学生讲解,先介绍背景知识、再观看现场口译视频、学生尝试口译、进行文本分析……看到学生们脸上专注的神情,我感到之前熬夜准备“加餐”值了!

当然这些细小的做法不值一提,虽然做出了改变,但还是存在没有处理好的地方,和彻底地贯彻佐藤学先生提出的观点还相去甚远,还有更好的沟通方式、更新颖的活动、更高效的做法……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教师,不断成长前进才是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