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的知识和观点正在慢慢侵蚀着人们的思考力。尤其对于新生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亲历者,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便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因此,引导并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当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独立思考是指一种对事物的洞察能力,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找到答案,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世界,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1]。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对此言感触良多。生物专业学生大都学过《生物化学》这门课,其中“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和物质名称是考试重点,通常在考试前大家都会通宵达旦地复习和背诵。然而,当学生毕业几年以后,就算是当初的“学霸”也不能将其完整地写出来,大家戏称“都还给老师了”。我们不禁会问:连这些基本内容都没有记住,难道大学课堂什么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吗?回答当然是“No”。仔细想来,学生忘掉的是知识的具体内容,留下来的是学习方法和思考能力。受此启发,我在教学生涯中一直在探求,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我结合通识核心课程《生命科学发展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尝试。
一、老师和学生是同行者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方面,传统教学的重点是知识传授,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提供给学生大量现成的结果和结论,往往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吸收和加工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获取知识越来越方便。因此,如何教会学生从海量信息中遴选并获取有益知识,以及如何客观科学地看待这些知识成为现代教育的重点。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老师在上、学生在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因此,想让学生独立思考,首先需要把老师和学生间的上下关系调整为平行关系。我认为,教学就像一段旅行,老师的核心工作在于引领和陪伴,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负重前行。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秉持开放的心态,从来不急于给出个人观点,以免先入为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和思考;也避免直接给到一个定论,而是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识别和判断。
二、将“学会思考”纳入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要将其设为主要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并且围绕其设计配套的课程内容。《生命科学发展史》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增长知识、学会思考”,通过课程学习,既让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学生思考能力的养成也是建立在完整知识体系之上的。因此,围绕“学会思考”课程目标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学科发展的线索和路径,设计了10个单元的课程(每个单元分为2-3讲),具体包括《我们从哪里来?》、《思想从哪里启航?》、《生物的分类和演化》、《人类对自身的了解》、《细胞、胚胎及其克隆》、《微小生命体的世界》、《种豆得豆的道理》、《揭秘生命密码》、《生命开始变得可控》和《最后的前沿:脑科学》。
该课程体系具有四个特色:(1)每个单元的名称和内容设计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好奇和问题走进课堂;(2)课程没有按照实证主义编年史方法展开,而是以思想发展为主线、以人物为核心,重点介绍生命科学知识产生、发展的社会和自然背景,并注重剖析生命发展期间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循着这样的发展轨迹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3)尽可能保证知识内容的先进性,紧跟时代和学科的发展(课程许多案例都为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能力;(4)把自己的科研工作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没有距离感,同时可保持师生在思维上的“同频”,一起思考,一起进步。
三、实施“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课堂教学基本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点为载体。课程每个单元之间都由“问题”串联起来,而每个单元内又由“问题提出”、“知识点讲授”、“新问题提出”三大部分构成。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精准传递,又能激发同学们的思考。每个单元都会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例如,在讲解第七单元《种豆得豆的道理》时,首先,提出问题“林耐和达尔文的困惑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想要了解真相和历史的动机,从而引出“遗传学”;其次,讲授知识点“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最后,提出一连串的新问题:“孟德尔遗传因子在哪里?”、“三大定律是否符合群体?”、“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通过有逻辑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剖析根源,同时也自然引出“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的知识点。
在实施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同时,我始终坚持将一种开放的精神和态度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回答不盖棺定论,不做主观判断,对于不同的观点能够给予无差别的肯定,鼓励批判性思维和辩论。在这样一种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自由徜徉,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出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让他们逐步养成积极思辨的习惯。
四、注重过程考核,检验教学目标
好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设计和实施层面,还应注重过程的监督以及目标达成的检验。通过监督教学过程,能够定位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迭代,规避在新一轮教学发生同类错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判断当前的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有效。以课程《生命科学发展史》为例,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达成相呼应,由四部分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1.出勤签到(10%)。每次课间通过网上软件手机扫码实时、实地签到,两次以上未签到且没有请假者,本课程没有成绩。
2.思考回答(40%)。每讲授两个单元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课后作书面思考回答(要求800字以上),并于下次上课前两天通过Canvas平台提交。下次上课前,老师点评学生作业情况,讨论难点问题,并进行评价和记录。课程共有5个思考回答题,贯穿整个学期教学的全过程。
3.专题报告(30%)。要求学生制作PPT并在教学班进行汇报,报告内容包括介绍生命科学相关领域重要人物的生平及其重要发现/发明/理论/假说等,例如“谈谈达尔文及其进化学说”。汇报后还设有师生提问环节。随后,师生对汇报学生的演讲内容、PPT制作和演讲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汇总后的平均分即为课题报告成绩。
4.阅读写作(20%)。从老师推荐的14本阅读书目(或自己选择并征得老师同意)中选择1本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书评(要求2000字以上),课程结束前通过Canvas平台提交。老师会遴选优秀作品推荐给交大图书馆“思源悦读”等网络平台进行发表。目前已从历届选课学生的作业中选取了115篇编入《生命的回响: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发展史”通识核心课程作业集锦》(待出版)。
上述考核方式有三方面的优势:(1)注重过程考核,大部分作业都贯穿整个学期,而不是期末一次考试或考核“定终身”,过程性考核为学生自主思考创造了更多机会;(2)通过完成思考回答题,及时巩固每次课堂讲授内容,同时,每次课前老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师生讨论,可显著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通过PPT演讲和读后感/书评写作,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又很容易在书中查到。假定学生全部忘记了课堂所学内容,那就意味着白受了教育。用怀特海的话说,“教育”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教育”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2]。因此,教学应当聚焦于培养学生的隐性能力,让学生拥有一种“口袋技能”——无论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拿出来加以利用的技能。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