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切心法》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3日读后感评论484 阅读1706字

王阳明,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很多地方都有对其思想的介绍。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

从前所读心学读本无一不是将阳明心学奉为圭臬,但《王阳明一切心法》的作者熊逸剥去众人神化的外衣,为读者提供了现代视角下的理性思考。非常感谢君子书院,让我有幸遇到此书。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王阳明的完整一生。每一个地方都补充了很多信息,进行了极致的发散,能量密度极大,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因此笔者现对收获最大的“知行合一”进行梳理和记录。

何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之一。最早听到这个词,是在习大大的一些讲话中。刚开始只凭字面意思,粗浅地理解为是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

后来在看了度阴山先生的著作后,有了更深的体会:知行合一中的"知"是良知,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行"即行动,也就是在良知的指引下的行动。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正确的良知,都有正确的行为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特别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是一个一体性命题。“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原始意义是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不可分割。

知行合一与知行分离

在通往真理的光荣的荆棘路上,知行分离的观念是一只可怕的拦路虎。在人们的常识中,知和行往往是独立的。而且正如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我明明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如果知行为一体,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这个问题我也困惑了很久。幸运的是在此书中,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首先,需要解释下在王阳明之前的古人为什么都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因为世间有很多人,未加思索便任意去做,全不会思考和反省,对于他们需要强调“知”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行得顺畅;又有很多人,整日只是一味地空想,全不去躬行实践,这才要唤醒他们“行”的意识,这样才能知得真切。所以分说知、行,只是一种“偏科”的解决方案。

那么为什么王阳明要强调“知行合一”呢?因为后来又出现新的问题,有些人总要等到知得真了才去做行的功夫,结果终身不行,所谓的“知”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才有了“知行合一”的说法。

另外,对于“知易行难”、“说一套做一套”等类似的问题,在几百年前王阳明弟子徐爱就曾提出:“如今人人都明白事父当孝、事兄当悌,但很多人偏偏就是不孝不梯。”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这只是知行被私欲隔断的缘故,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从本体上讲,根本不存在知而不行这回事。所谓知而不行,其实就是不知。”有人将半途而废归结于自己意志力薄弱,无法跳出舒适区,但是在王阳明那里,“意志力薄弱”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说只是一种假象。没有采取行动是因为并未真正建立其对某件事的认知,因为当你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你自然会给它以优先级,分配更多的意志力,从而坚持到底。

那么如何区分知行合一和知行分离呢?在王阳明哪里,最本质的判断依据是“立志”。一个人只要志向坚定,有百折不挠的决心,将时间线拉长来看,他此刻的“知”一定在未来某个时刻的“行”中发挥着功效,而现在的“行”也必然给予自身更深层次的“知”——这就是知行合一。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行合一”需要与“立志”结合来看,只要有所志,哪怕只说一个“知”,也自然包含了“行”;只说一个“行”,也自然包含了“知”。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这过程便是知行合一的实现。

人的知和行是一体的,两者无法分离,就像鸟儿的两翼,少了哪个翅膀,飞起来都是困难。一旦割裂了,人就会陷入“迷茫、焦虑、恐惧”中。

矢志不移,心之所想,行则多动,就能泰然自若,全身心地奔赴山海与热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虽然已经提出几百年了,却依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而后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乐于助人的雷锋,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帮助他人的初心,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立志报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

愿你我都能成为知行合一的人。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