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陆续续闻得“艾隆•马斯克”的大名,觉得他所想所做匪夷所思,譬如火箭发射、真空胶囊运输,不由得想到我们中国的一位传奇人物,那人曾经以炸开喜马拉雅山,将印度洋温暖湿润的空气引入西藏的豪言壮语被作为笑谈。硅谷里耳熟能详的科技精英因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而被我们熟悉和敬仰,而马斯克的故事听着总是那么遥远、传奇,因而似乎更接近于噱头。直到我自己购买特斯拉后,那种真切的驾乘感受才驱使我有进一步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兴趣。
十一长假期间开始阅读这本马斯克的传记,作者阿什利•万斯是美国商业专栏作家、资深科技记者。不能说作者不用心,但本书仅能说是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斯克的人生故事,但其对人性的挖掘与《乔布斯传》的作者相比,功力还相差甚远。尽管如此,阅读后还是对艾隆•马斯克顶礼膜拜,“知道他很牛,但读完之后还是被惊到了”。这位出生于非洲的70后年轻人在短短几十年内在数个冷门的传统行业中翻云覆雨,用硅谷的创新、高效彻底颠覆了这些行业。他被称为“硅谷钢铁侠”,所谓“钢铁侠”,出典于大师斯坦•李的英雄漫画,故事中的钢铁侠斯塔克,是一个家产上亿的军火商兼发明家,虽然其生活随性奢华,但其热衷于伸张正义,不缺钱亦不缺智慧,并有着制造无坚不摧金刚铠甲的超能力。这些“钢铁侠”形象的元素,用以形容马斯克大部分恰如其分。马斯克曾说,自己是一个疯子。他的征程是星辰与大海,他想做拯救这个世界的超级英雄,因为理想足够远大,所以无论上天入地,艰难困苦,都不曾放弃犹豫。而这个时代,恰恰需要这样疯子一般的钢铁侠。
马斯克71年出生于非洲一家工程师与模特组成的家庭,并很快遭遇家庭散伙,年幼的马斯克沉迷于阅读,过目不忘,堪称天才。阅读使他奠定了心怀星球的梦想;青春期,他背井离乡前往加拿大并最终移民至美国,依靠智慧的头脑就读于名校,他拥有“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营利性企业的非凡才能”。埃隆在沃顿商学院就开始着手自己的商业计划,一共有三个商业计划被老师给了很高的分数,包括太阳能,文档电子化以及超级电容。第一项和最后一项都被埃隆实现了。彼时,埃隆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及决定其未来成功的潜在要素:逻辑清晰,对科技概念和知识的了解,以及将科技商业化的敏锐知觉。埃隆的创业之路开始于创办将点评与地图功能有机结合的ZIP2公司,后来被Compad收购,投资人的投资翻了20倍。接下来埃隆创办了互联网金融企业X.com,意图找一个人傻钱多(banker们大多都头脑简单且金融业不需要太多的投资壁垒)的行业去用新技术打劫,这家公司最后和Paypal合并,2002年Paypal被eBay以12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之后成为互联网泡沫破了之后的第一家IPO公司。
攫得第一桶金后的马斯克没有成为一个投资家,他在30岁生日过后开始实现星空梦,他灵魂深处的使命感开始发酵:让人类成为跨星际的物种。从参加殖民火星的兴趣小组,到远赴俄罗斯洽购火箭,最后转而自己造火箭。这一想法甫一公布,左近周围的人均在心里暗笑:又一个暴发户钱多了玩票。其实埃隆由买火箭到造火箭的转变也许并不突兀,与其说使一个转变,不如说是埃隆借助星际旅行这个有趣的话题以外行人的身份走进了一个专业的圈子,从而有了和这些专家对话的理由,并在这个兴趣小组里寻觅可行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合作伙伴。所以造火箭这个应该是埃隆的备选方案之一。2002年6月SpaceX成立,当时各大航天公司尾大不掉,效率低下、依赖政府。但是民间小型科研机构和商业机构已经对发射卫星有了一定需求,但苦于价格很高。SpaceX成立初始的目标就是提供低廉的火箭发射服务。而这样的目标也因着SpaceX强大的硅谷基因而得以实现:扁平的组织、灵活的沟通模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突破传统路径的创意。2010年12月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携带载人舱试射成功,2012年的5月载人舱和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SpaceX是历史上第一家完成这个任务的私人公司。SpaceX使用了很多新的生产技术和模式来降低成本。比如放弃被Nasa豢养的不思进取的昂贵且笨重的“航天级”配件,转而使用民用科技;以摩擦搅动焊接技术实现小块铁皮代替整张铁皮;以先进的数据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事故,以高效解决真实发射中的事故原因的发现;对不同模式的火箭提供相同型号的发动机,由外包改为全部内部生产等。SpaceX2010年6月试射成功的猎鹰九号火箭每次发射成本是6000万美金。相比之下,美国发射联盟(官方指定的发射公司)每次发射成本为13亿8000万美金。一个在NASA工作过的员工提到SpaceX重新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时评价:目前改进过的系统成本大概是1万美金,但NASA当时用的系统造价是1000万美美今。针对改进计算机系统召集会议的餐费大概就要1万美金。火箭发射成本几何级数的下降,处处体现出埃隆商业的敏感性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Tesla的故事更是埃隆魅力的体现:一群电池技术的极客有幸找到土豪投资者埃隆,但此投资者并非简单投资,高端运动车的定位、以铝合金代替钢制车体、可伸缩式门把手、17寸大显示屏都是原来的团队未曾设想、以为不能或者不以为然的,却成为车上市后最受消费者追捧的的因素。在公司虽然上市,仍然资金流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马斯克一边开展媒体公关,一边毫无征兆地宣布了充电桩网络的建设计划。这对于资金异常紧张的特斯拉无异于饮鸩止渴,但马斯克已经做出了抉择,要么生存要么死亡。事实证明他又对了,消费者的信心重燃。
Solarcity是马斯克的堂兄2006年成立的公司,彼时的太阳能市场,并不受消费者欢迎,人们疑虑个性化的房屋使用太阳能能否达到收益平衡。太阳城公司创立时并不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而是生产软件,用于分析太阳能使用的效益,并以租代售,避免用户大笔资金沉淀为固定成本,同时降低安装风险。马斯克成为这家公司的最大投资方,拥有1/3的股权。2012年这家公司上市,2014年市值达70亿美金。
到目前为止,马斯克的3家公司SpaceX、特斯拉、太阳能城市都已经良性运营,并且以摧枯拉朽的姿势冲击着传统的行业。时过境迁,似乎马斯克的成功都顺理成章,但在他大举进入这三个行业时,无论航天业、电动车行业还是太阳能行业,都既冷门,又风险畸高,投资者或者无人问津,或者屡遭失败。马斯克能将第一桶金基本上悉数投入这几个行业,既是因为他的洞见和远见,又是因为他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一些特质,总结起来,我觉得这些特质主要又二:一是他的使命感。他从来就认为帮助人类实现星际迁徙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他把解放人类的这个终极的理想放在了自己的最重要的优先级上。二是他确实是个天才,他迅速把自己培养成火箭及机械的专家,这一点不同于乔布斯。埃隆在管理企业的各种专家时,并非盲目布置任务,他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做出恰当的决策。进入航空业,埃隆从俄罗斯的二手书籍入手学习,直到自公司的一流专家那里攫取知识,很短的时间里他从一个火箭科学的编外人员转变为领域内数一数二的专家。很多员工说他知道所有关于火箭的一切,在他面前没有人能够蒙混过关。所以SpaceX里最厉害的火箭发动机设计师说,其它公司的CEO也许懂得商业、懂得社会、懂得政府;但是业务知识水平无人可与埃隆抗衡。他接着说:“我不会成为埃隆的竞争对手,我害怕这样的对手。”当然,一个成功的硅谷创业者普遍有的素质埃隆也不缺乏:坚毅、熟谙消费者、鼓动大众情绪。人格上,他冷酷无情、残酷压榨、粗鲁无礼、蛊惑大众、甚至经历造假,但是who care,他毕竟改变了世界。
在阅读中,我一方面在埃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中沉浸,一边感慨,埃隆的成功离不开他身处美国,美国强大的教育产业培养了多少极客人才,他们富于创造力,充满激情,不愿意在效率低下的传统企业耗费青春,没有这样的人才队伍,再大的情怀也无处着力。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