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功名的读书人到进士及第
曾国藩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那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毕竟在曾家,可是从没有出现过一个通过读书而当官的。曾家在这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族。是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这一辈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早早的给曾国藩的老爹请了教书先生,可惜曾国藩的老爹太不争气了,考了十几次都没中,最后还是曾国藩考了七次才中了秀才。而曾国藩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人,跟天才一点关系都没有,在失败了七次之后,痛定思痛,总结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己年轻时读书方法是十分笨拙的,因为笨拙他不懂得走捷径,只是一条道走到黑一般的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法,一开始效率自然低下,吃苦很多却不能见到效益。却也因为这样他的基础打的十分牢靠,每篇经义都能牢记在心,当他掌握了八股文章正确的写作构架时,创作文章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较高水。(基础牢靠,提高写作技巧)
第二个原因,曾国藩自小就接受的挫折教育,因为笨拙他在读书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总是经受失败的打击,等到后来考试时他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而是败而不馁不放弃的继续前行。(有毅力)
因此,才能在中了秀才后,在越来越难的科举考试中,考得越来越轻松,没考一次,就中一次,最终去了北京。
走向“圣人”
在去北京之前,曾国藩从气质到观念都是非常庸俗的。因为没有读过什么书。可能你们会问,都考上京官了,还没读过什么书?这不是笑话吗?曾国藩生在普通的农家,听的不过是鼓吹发家的地方戏,想的不过是功名富贵,读书是为了当官,是天经地义的。而到了翰林院之后,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才明白科场上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做圣贤。所以他才发现,自己的事业多么狭窄,境界多么低劣。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说出的都是没有什么见识的话,身上的鄙俗之气在冲了人家一个跟头之后在返回来,自己闻得也是清清楚楚。
再来看看曾国藩身上的缺点: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脾气暴躁;虚伪;“好色”。这些点不是作者自己总结的,是曾国藩自己总结出来的。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曾国藩是真的很平庸,不仅智商平庸,连带性格都有很多的常见的缺点和毛病。
到了翰林院后,曾国藩阅读大量经典书籍,结交不同的文人学士,眼界大开,在三十岁的时候,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圣人”。可能看到这的你们,并不能理解,圣人究竟有什么好,抵得过功名利禄?圣人又不能当饭吃。干嘛当“圣人”。那么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会很好的体会到,“圣人”不只是精神上的,而是从生活、工作、学习、为人处世、精神、目标各个方面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对于现代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定下目标后,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写日记”。这个方法是唐鉴告诉他的。曾国藩就不明白了,自己之前也写日记,并没有发现日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翻看曾国藩的早期日记,发现跟常人的日记一样,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
第二个是把日记记成流水账,经常一整天的事就一句话
第三个是在日记中对自己提的要求,并不能做到
看到这些,有没有觉得这完全说的就是自己呢。所以,曾国藩下定决心改掉这些毛病,开始写日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翻看曾国藩某个月的日记,他说要每天写字,结果天天应酬,就完成了一次;他说要记《茶余偶谈》,结果只记了两天。看到这的你们,是不是感同身受啊。反正我自己是这样的。常常给你定了许多目标,定目标的时候信心满满,随着时间的流逝,是一地鸡毛。
后来唐鉴告诉他,日记不是这么写的。日记最重要的是反思自己。唐鉴每天晚上要记几条自省录,来督责、规范自己。即使在路上,或者有什么紧急事务,也打不破这个规律。
要把写日记当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所以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年头。
之后,曾国藩就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思哪件事做的不对,哪句话说的不对,“痛自警醒”。每日给自己定了基本学习日程(想学习的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制定了就一定要做到)。
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做了反省,比如,动不动随口夸人,正是孔子说的“巧令”。曾国藩认为,评论人夸奖人要慎重,这样人家才会拿自己的话当回事。是不是很有道理,平时大家认为的是,不是在背后骂人评论人,而他认为夸人都是要慎重的。再比如,多看哪个美妇一眼,都要痛彻自责一番。圣人标准真是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能够坚持下来非常困难,但是曾国藩做到了。为什么呢?曾国藩每则日记写的都不长,更重要的是,他会把日记给朋友看,因为外力大于内力,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自己就不容易偷懒了。
曾国藩在圣人道路上,第一件成功的事是戒烟,但是对于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一项单纯的嗜好,或者割去一个良性肿瘤那么简单,更多的性格弱点是甚至于人的本性之中的。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一时半会的“猛火煮”是不会彻底改掉的,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慢慢化解。这也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
在修身的开始阶段,是猛,在执行阶段,是韧。在自我完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可是,是个人就会有脆弱的时候,曾国藩也经常反复遇到熬不下去的情况。这个时候,他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
晚年的时候,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整个曾国藩修身的过程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是,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变成圣人。他的胸襟可以扩大十倍,他的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的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择友
曾国藩在入京之初,他为人处世不够周到,经常得罪朋友,自从学做圣人后,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人相处,越来越注重为人着想,朋友越来越多。
与上级领导如何相处
曾国藩从来不攀附上级或者别人,他的作风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从北京返回长沙时,全省的官员因某些原因(这里不详述),都看不起他,他自己去到衡阳,不争一日之长短,避开敌人锋芒,不断努力,一鸣惊人,训练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湘军”。
创办湘军
曾国藩为人处事白面上看起来保守,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却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巨大勇气。在清朝,地方是不允许有军队的,所以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已经违背了清朝的政策,但是要想挽救国家,又不能靠正规军,必须有一只新的军队出来挽救被太平天国打败的局面,所以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创办了湘军,目的只有一个,挽救清王朝。多么高尚的人。
在还未训练完湘军的过程中,皇帝多次要求他率领湘军去救援别的城市,但是他考虑到湘军并没有实力,多次拒绝,在危机时刻,多次挺住,坚持自己的观点,才保存了湘军的实力,不至于早早的被灭掉,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湘军打败太平天国。
曾国藩顶住重重压力,全力投入造船、练勇、筹饷,历经千辛万苦,湘军的筹建初见规模,曾国藩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因为水上战争失败,整个湖南省的官员都在看他的笑话,愤而自杀,最后自杀未遂,收到了陆地上湘潭打胜仗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也只是个普通人,在遇到压力的时候,也会做普通人做出的反应和行为。在这次战争中,他认识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
湘军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湘军的战斗力来自于曾国藩的反思。这个反思,是反向思考的意思。曾国藩在创建之初,并没有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反着来,你就有可能成功了。
之前我们说过,曾国藩是一个笨人,本身智商不高,为什么他能创办这么强的湘军呢?因为他能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的鞭策自己。他不比别人聪明,然后他做事却非常高明。曾国藩的高明就建立在笨拙之上,建立在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致就是“巧”。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它的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做参考。“智慧愈苦愈明”。
经历了靖港小挫,湘潭大胜,长沙解围,湖南全省戒严。曾国藩给出了一份相当出色的试卷。但是他并没有洋洋得意,他这人做事有一特点,一直是功虽大而不喜,过虽小而必究。他常说“悔生吉”,所谓悔,就是总结反省失败。在他看来,失败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每一次失败都要吃透,才能不白白付出这个代价。
在创办湘军以及打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筹饷。因为在湖南创办湘军,把全省的官员都得罪了一遍,筹饷很困难。他就反思自己,为什么明明做的是好事,但是大家都不能理解呢,为什么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他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在和好友的来信中,慢慢意识到自身的致命缺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那些以前他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狡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因此,他给自己定了四点: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的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通过两年的“大悔大悟”执念,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说话时,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不再独善其身,而是“同流合污”。
面对他人的谩骂和使绊子
有一次,江西布政使有意和他作对,曾国藩心里非常愤懑。但是他细思之后,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顺从,就会采取手段,排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前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委屈求全,而且还以没有“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
左宗棠,大家都知道很有名的人物。可知道左宗棠是曾国藩的幕僚,而且左宗棠对曾国藩是恩将仇报,常常在皇帝及其他人面前诋毁曾国藩,而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相反,曾国藩给了左宗棠仕途。在面对左宗棠的谩骂和诋毁时,曾国藩采取了同样的政策。甚至在后来,左宗棠有求于曾国藩时,曾国藩也是尽全力相助,直到此时,左宗棠才真正认识到,自己不如曾国藩,彻底佩服。左宗棠为什么要诋毁曾国藩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本书。
育人
曾国藩的一生,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才能被人学到,更像是老师一样,把自己所学尽可能的教给其他人。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有两个,李鸿章和左宗棠,左宗棠就不说了,这个人一生都处于自己的妒忌中,以至于攻击自己的老师。而李鸿章,是曾国藩选定的事业接班人,曾国藩从各个方面手把手教李鸿章。当然,李鸿章本身也是天赋异禀,注意他本人是1米8几哦。
外交
曾国藩坚守诚信外交,诚信外交的基本点是坚守合约,至少在没有实力前,应该遵守合约。在你的力量不如对手前,你越使诈,自己越倒霉。只有通过诚信外交,才能和西方国家正常往来,以便于引进西方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还提出了一个在当时非常超前的观念:在对外交往中,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
在清朝和西方列国所签的合约中,并不是西方列国想要毁灭清朝,相反,西方列国只要要求清朝平等对待自己,能平等交往和贸易,但是清朝太爱面子了,宁愿赔很多的钱和割地,也不要平等对待西方人,认为他们是低等民族。太讽刺了。这些历史,在这就不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这本书。能学到和历史书上不一样的东西。
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不偏不倚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让现代人能从中学到些许经验和教训。推荐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