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2000字两篇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3日读后感评论71 阅读473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2000字1

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暑假阅读的书籍,打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就久久不愿放下,它给作为教师的我很多启发。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身为教师的我能够想象的到,开学第一天,面对31个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肯定要"立规矩"。其实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于了恐惧,因为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只能从家长的角度帮助他战胜恐惧,把它看作是一种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那是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我们,每一个渴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该向雷夫学习。新教育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雷夫老师的故事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雷夫老师25年坚守在56号教室,对那些移民家庭的贫困孩子进行品格的培养,通过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来成就孩子的一生;他坚持让孩子每天阅读,而不是为了测试、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给人家看,而是因为喜欢书本才阅读;他坚持每个礼拜和孩子们玩“Buzz”的游戏,不仅仅是做一些数学练习,而是把许多的知识整合在了一起;他坚持让56号教室的孩子每天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他坚持每天早晨和孩子们一起解决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在于发现正确解答的过程;他坚持每个星期二让孩子们观看电影…我想正是那无数个坚持,才缔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而在这些坚持的背后,我们又分明地看到了雷夫老师那痴迷教育的疯狂,那对教育真谛真切的、深沉的领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重新理解。"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2000字2

班主任,是一个神圣且艰辛的工作。它比任课教师困难,因为任课老师上完课就能离开,但班主任却是24小时的守候。一直觉得班主任工作辛苦,我也曾经也很害怕做班主任,觉得学生难管,尤其是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带好一个班有些困难。自从读完雷夫·道德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班主任,“教师原来可以这样当,原来可以做的这样好!”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主要是在讲一个个小故事,围绕一个小学教师与他的学生。在那间教室里每天都发生着零碎的事儿,但雷夫老师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心平气和的一一化解。他的教育理念和爱让那些有辛走进他教室的孩子们,改变了人生的轨道,拔高了人生高度。教学20多年来,雷夫老师始终坚守在第56号教室,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

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书中写的“道德六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是我想要奖励,第三阶段是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是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是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六个阶段在班级管理中很常见,一开始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因为“恐惧”,所以不想惹麻烦,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有些“死气沉沉”,只想呆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更从未想过要为班集体做事。直到她们发现在“德育考核”细则中可以通过做好事、考前五名等获得奖励,从而获得“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于是她们开始努力学习,像玩游戏一样踩点得分。但他们是真的热爱学习吗?随着时间流逝,她们也会有自己喜欢的老师,便会想通过取悦老师来获得更多的关注。但他们是真的热爱学习吗?第四个阶段在学生管理中很流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可以在开学第一周带领学生制定班规,并定期进行修订。班规的制定能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有时也会有流于表面的遗憾。雷夫老师不反对制定规则,也同时教导学生遵守规定的同时可以思考规则的合理性,强调有些规则也可以用来打破。第五个阶段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是很难企及的,因为这需要对别人产生同理心,作为班主任帮助学生变得更好是我们的使命之一,不能因为难做到就放弃期待,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然后影响学生。仁慈是有感染性的,我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与学生一起成长。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雷夫老师就通过阅读《独自和解》、《推销员之死》,观看电影《正午》中的警长威尔·凯恩,探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的表现。虽然引导学生到最后一个阶段很难,老师也常会产生无力感,但雷夫老师说“我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药可救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

班主任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愿意不停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

利用寒假,再次拜读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我又一次认识了一位对教育满腔热忱,对学生充满信任,机智博学的雷夫老师。

作为一名带班多年的班主任,扪心自问,我具备职业责任心,并且对于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很强的使命感。但刚接手现在的班级时,一切经验都无用武之地,我要从零开始。在升学大棒的指挥下,我总是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严肃的处理每一件事情。逐渐我发现了,孩子们是变乖了很多,可是,我始终和他们隔着遥远的距离,我走不进他们的心。我开始思考,光镇住孩子是不够的,一方面,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必须要做到的,另一方面,更要和孩子们互相信任。

一、扫除恐惧,创树班风

雷夫老师认为,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看来这种情况普遍地存在于全球的教室里啊!老师们把害怕当作了教育的捷径。

回想自己带现在班级的这两年,不就是这样吗?高一的时候,担心学生专业课不能转段;害怕他们考不上大学;害怕他们和自己顶撞;害怕丢脸,于是,收起了笑容,横眉冷对,一个接一个“下马威”,孩子们安静了,听话了,我也习惯了这种恐惧教育。慢慢地,我学会了发怒,学会了惩罚,对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都充满了怀疑,似乎成了一位“独裁者”。雷夫老师在书中描述的不当做法,似乎我都做过。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感觉自己掏心掏肺地为孩子们付出,可是却得不到孩子们的真心爱戴了。原来我的委屈是源于我的恐惧教育。

“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雷夫老师打造无恐惧教室的四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看似简单的四件事,做起来可是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时时处处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孩子不懂的时候,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讲解,积极耐心地对待;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合乎逻辑的惩罚;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和孩子接触的时候,我们要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克制住情绪。

幸好,我在高一下半学期领悟到了这些,我转变了的教育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与他们产生共情。渐渐的,明白我心意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愿意和我分享交流,愿意更多的采纳我的意见。

二、抓住亮点,赞许学生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每位学生想要什么?是一时的分数还是一生的人格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师要坚信教是为了不教,是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行为偏差或成绩落后的学生,教者要不离不弃,多一份耐心和关心,在师生间搭建起彼此信任、互敬互爱的桥梁,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孩子,让学生有所收获;知识、技能或品德等各方面中只要孩子有进步了就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赞许声中快乐的成长。

班级内有这样一位走读生,高一报道第一天就吸烟,和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初三阶段和家庭闹了很大的矛盾,甚至还离家出走。高一第一学期,我时刻提防着他,而他的成绩也始终在最后两名徘徊,我有心想寻找他的闪光点,但始终没有发现。凑巧一次,让他负责周五卫生打扫工作,出人意料的完成度超高。当即,我就将照片发在家长群、班级群,感谢的同时更大力表扬他。而且在不同的场合抓住这个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从那以后,周五放学的卫生打扫无需我操心,而他也慢慢的转变了。在高二第一学期,成绩已经上升到班级中游水平。他的转变是对我极大的鼓励,无论何时,我们要谨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学生教者的舞台才会精彩,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思想和情操才是教育的方向。

翻开雷夫老师所著的《第56号教室》一书,我找到了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些教育教学困惑,同样我也找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法。读着读着,我会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还会连连点头,更会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从雷夫老师的书中,我分享到了他的爱心和智慧,更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同时也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改造自己,成就学生。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