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这本书的故事:知道这本书是通过《睡前消息》的马督工,然后从当当看是60多块,从拼夕夕看不到30块,为了省钱买的拼夕夕,书到手发现比盗版还盗版,就像是我自己复印的一样,里边的乌漆嘛黑,心想看的是内容,将就一下吧,也就没有退。但是,看书的过程,甚是难受。本来书中有点还能增加一些阅读乐趣,也能增长自己的见识。现在图是有,但看不清,就像看电视打了马赛克一样,所以心里堵得慌。对自己的忠告:以后买书不能图便宜,还是得不将就。
唐太宗曾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我想,读它既是对过去历史风云变幻的一种借鉴,更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本书写的是华尔街从1653-2019年间的起起落落,记叙了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过程。原作者约翰.戈登先生是写到了1999年,而1999-2019年是译者祁斌先生为了中国读者更好的了解华尔街进入新世纪的状况而自加的一部分。书中叙写了华尔街的每一次危机,同时,也书写了每一次制度完善的艰辛过程。
通过阅读此书,我对金融有了浅浅的了解,明白了很多金融专业名词(买空、卖空、平仓等),了解了基本的资本运作过程,认识了一些资本运作陷阱(庞氏骗局、做空等),看明白了国家出台一些政策的原因和目的(楼市去库存,降低杠杆等),认识到了米国总统竞选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下面是我更详细的几点感悟:
问题总是出现在规则和制度前面。往往是先有了问题,再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才有了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同时,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制度和法规也是相应的逐渐增补完善的。正如书中所说的:监管的加强往往只有在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之后才会来临。华尔街金融监管机构的每一次加强措施,《证券法》的每一次增补,也正是源于每一次问题与危机的出现。其实,这个哲理也适用于我们个人,只有我们在面对问题和挫折的时候,才会做出最好的改变。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噱头。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进步在普通人眼里体现为改善着我们的生活,而在华尔街的眼里则被认为是一种投机的机会。当然,投机行为并不是很光彩的,但是这也为科技发展需要的资金提供了更大保障。比如,美国的伊利运河修建、铁路修建、汽车、飞机、互联网等,都是靠着金融市场融资而起来的。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比如摩尔斯电码、电话、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时效性和便利性。因此,金融和科技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用解放的思想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它。正如马克思曾经说的:“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原来一直是在模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突飞猛进,一路高歌。最近米国对我们的5G技术有些担忧,开始制裁我们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也使得我们心里有些许膨胀与存在感。但是看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原来我们的大部分东西一直都是在模仿,不管是技术、法律制度、教育等。过去那些挣了钱的企业和个人,都是有了对于外国发展模式和技术的认识,再去学习模仿,然后就会挣钱。毕竟,当时的中国大部分领域都是空白的。我们用了四十年的时间走了欧美国家100多年的时间,确实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件事。但,我们现在走到了已基本与欧美国家齐头并进的时候了,接下来的路是一段空白的路,因此国家更需要去创新与研发,才能走在前列。这也让我明白了,国家现在提倡新能源汽车,正是想在这个空白领域进行弯道超车,掌握这个领域的话语权。
数字化趋势不可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股票、期货交易由交易所搬到了网上,使得交易更加快捷方便,同时也加速了经济全球一体化。互联网在为生活服务的同时,也产生出了像苹果、谷歌、英特尔、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的互联网企业。随着不断的发展,他们的市值也在不断的攀升,更是成为了市值巨头企业。据统计,现在的“独角兽”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已占到70%。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不断提出要建设数字化经济,也足以体现出其的重要性。因此,这既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代表着一些机会。
总的来说,读完感觉看待事物的角度似乎更高了一些、眼界更广了一些。以前不懂为什么到了米国总统换届时,全球都在那么关注?以前不懂为什么全球一有什么灾难和战争时,资本市场反应那么大?以前不懂为什么米国会那样做,我国会这样做!以前不懂为什么企业家会去这样做?以前的认知都是来自网上自媒体和媒体的倾向思维,理解的有些片面与偏激,一点也不客观。通俗一点讲,以前就像电视剧中的角色,而现在就像看电视剧的观众。因此,在看待问题时还是要用辩证的思维。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