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本质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3日读后感评论159 阅读4473字

学校管理的本质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1

《学校管理的本质》一书封面上的一行小字告诉我们:学校管理的本质是搭台、是成长、是赋能。看似简单的三个词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一眼看来我认为就是递进关系,是否真的如此?带着这样疑问和好奇走进这本书。

一、好的学校管理是搭台

我把搭台理解为服务。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服务,教师为学生与家长服务,学校管理者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服务。今后我也将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所谓课程,就是学生全部校园生活的总和。从改变学生气质的角度设置我们所理解的狭义课程之外的广义的课程。关于课程方面,万校长有个做法很值得我们的工会学习:那就是通过工会为教师开设了俱乐部课程。教师可以自由申报开设俱乐部课程,经审核后向全体教职工开放报名,学期结束时学校给予经费支持。这一点,我想今后工会也可以和科研处来联手把对教师开放的课程能够做起来,之前科研处也在教师会上提过,希望可以落实,在教代会的提案中,也有老师提到这样的愿望。

校本培训确实非常重要。我们行知学校每年寒、暑假在校本培训上的力度是非常大的,会邀请很多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如肖川、鲍鹏山、陈龙安、余文森、把嶙、凌宗伟、韩军等走进学校与教师零距离交流,引领教师发展与成长。而今年担任寒假的校本培训工作的,大多是我们自己的教师,等同于我们自己的教师讲坛,为我们本土的教师搭建这个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活动、家长学校也是,搭建平台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教师、家长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也应当是家长成长的平台。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个能帮助家长成长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二、好的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管理者就要激发和释放人身上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激发潜能,其实就是创新。创新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融合,另一个是封闭。万校长用人类的繁衍形象的说明了融合所产生和带来的变化和发展。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集团化办学,如果不是和40中真正的深度融合,不断的发展,再融合、再发展、再壮大。第二个来源是封闭。大家都知道疫情的时候因为封闭,才让我们在抖音上、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五花八门的排遣郁闷和打发时间的创新娱乐方式以及各种创新的美食,我想美剧《越狱》的逃亡办法,估计也是因为封闭而激发出来的。

执行力越强,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弱。创新需要有三闲:闲时、闲钱、闲情。闲时和闲钱容易有,闲情却不易得。闲情其实就是兴趣,管理不能只靠权威,更要靠涌现。因此,“赋”不等于“缚”“赋”是给予,“缚”是束缚。这又让我想起了过去妇女的缠足,因束缚而抑制了成长,造成畸形。万校长说:因为如果老师想做一件事,就会做得非常好,但如果这件事是学校指派的,教师也许就会敷衍了事。例如我们才组织参加的2021合肥市女工手工才艺作品展,就是老师们自愿主动积极要求参加,报送的每件作品也都是精雕细琢,认真准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万校长说,需要给学生自由,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可以选择,只有这样,创新才可能发生。一个团队或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只有营造了自由生长的生态,创新的成果才会涌现出来。

三、好的学校管理是成长

学校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人的成长。真正的组织管理就是要将法家思路和儒家思路结合起来,外儒内法或者内儒外法,两种思路达到一定平衡。

我认为搭台是基础、成长是目标、赋能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赋能也好、搭台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成长!

所有职业,其实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都是在成就他人。人生的意义不是我来过,感受过世界的美好,而是因为我来过,有人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

当然,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景与气象。

今天这种交流的方式,就是袁校长为我们这些管理者搭建的一个平台,同仁们高屋建瓴的发言又何尝不是赋予我最好的能量,可以让我继续成长......

学校管理的本质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2

虽然读这本《学校管理的本质》没有读《班主任兵法》那么酣畅淋漓,那么有感触,但万玮校长独特的视角、深入的思考、创新的观点、理性的分析、逻辑化的表达也带给我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好的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能量充沛,方能不懈前行,不断发展。

如果一个人喜欢工作或学习,享受工作或学习,在工作或学习中感受到自我成长与价值的实现,就会自动自发,创造出无限的发展可能。学校的管理目标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训人。人成长了,教师和学生被赋能了,目标就会实现。关于在管理中如何赋能,万校长的几个观点和思考都非常独特。

重输入,更重输出

关注输出,可以促进输入。注重输出,就是要强调基层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愿发声,能发声,善发声;愿担责,能担责,善担责。个人认为,在学校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管理者,都要为发声者广开言路,善于倾听,为沟通扫清障碍。我们自己也应该树立教育和管理的“信仰”。正如万校长在本书中所提到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学生最终走向独立自主,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管束下,在一个自由的真实自然的环境中,独立做出好的选择,独自面对人生的挑战。这将展现不一样的校园气象,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气象。

踩油门,更要踩刹车

管理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控制、激励与服务。万校长将管理中的激励比喻为“踩油门”。一些管理者,往往是控制做得太多了,员工都停在原地不动,因此管理者需要激励,需要踩油门。如果员工是被充分激励的,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就变成了服务。踩刹车就是一种服务。员工充满热情,主动性特别强的时候,有时会造成部门之间发生矛盾。这个时候,管理者需要从全局出发进行调节疏导,这就是踩刹车。对管理者来说,刹车踩得比油门多,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幸福。我想很多教育者都为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而苦思冥想,大伤脑筋过,那如何激励就又是一门艺术,给与教育对象充分的肯定,充分自我发挥的空间,并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的加以引导和帮助,做好服务不失为一种激励,在这样的土壤中也才能生发出创新的种子。成就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靠权威,更靠涌现

万校长认为,学校应淡化行政力量,尽量克制从上到下行使权力的冲动,而应支持自下而上的力量。因为如果老师们想做一件事,就会做得非常好,但如果这件事是学校指派的,教师也许就会敷衍了事。一个团队或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只有营造了自由生长的生态,创新的成果才会涌现出来。

校园里,每次学生和我问好,我都积极地回应,慢慢就发现学生主动向我问好的在不断增多。这个过程就淡化了行政的色彩,社会角色的差别,没有强制学生必须问好,而是靠学生自发地涌现出来。在班级里渐渐修正指责和批评,以自身的示范来影响学生,如果一个老师是真心地为学生们好,他们是会感受到的,也会真诚地喜欢老师,这一定和权威没有关系,而是自发地涌现出来的。如果没有自发的涌现,可能还是你做的不够,或者做的时机不对,没有产生该有的效果。

万校长总能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从中另辟蹊径,见解独到,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论,这是源于他善于学习、广泛阅读和独立思考,也是他对教育富有的使命、荣耀和信仰,让他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永远站立在教育的最前沿。作为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首先最应该管理好自己,其次协调好周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最终的结果终将是融合发展下的双赢和多赢。

学校管理的本质读书笔记1000字大全3

寒假有幸拜读万玮校长《学校管理的本质》一书。本书是万校长在各种场合的各类文章集合,虽然我与万校长未曾谋面,但是在读过书后,一个沉稳、大气、内敛的校长形象跃然纸上。书中无数次提到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理念,鼓励教师创新,鼓励学生和家长发现自身优势,乐于听取年轻教师意见等。虽然我没去过平和双语学校,但通过本书,我知道了平和双语学校的学生社团很多而且学生可以自发申请创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行知,各种有趣的社团总能让不同的学生找到归属感。这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不刚好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而万校长主持下的平和双语学校这种“不唯分数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正是当下和未来教育中最珍贵的品质,因为“好好读书对你将来有用这样”的话对现在的孩子已丧失吸引力!从这一点上来说,万校长的这本书帮我认识了学校管理的本质,抛弃陈旧观念带来的低效与迷茫。

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万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给读者指点迷津,能让读者少走些弯路,能够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学校管理本质是什么?万校长说是搭台,是成长,是赋能!管理就是思想上的引领,而不是长官式的发号施令,用规范、制度等硬手段达成目的。很多人说是万校长成就了平和双语学校,但万校长却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很低,常年都在思考自己对教师、对学生、对家长的贡献值。万校长坦言:好的学校管理,会让每一名教职工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连接时代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万校长追寻的最高境界是:一所学校的学生、老师都发展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感觉到管理者的存在,而认为是自己自然而然生长的结果。

作为一名管理上的新手,当教育理想在实践中触礁时,我总是找些客观的理由来解释或搪塞,而最终却又往往被管理所惑,常常为自己的管理思想不能成为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而不得其解。其实,这一方面是缺少对学校管理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恰恰是有效管理方式的缺失。一个人的理念是难以改变的,但是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就可以发生碰撞和达成认同,使得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和自己服务范围保持一致,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目标的良好达成。否则,就算表面服从、顺从了,其行为往往是给别人看的,势必就会消极怠工,难以达成高效。

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像万校长一样,对自己所在的领域要经历三个认知阶段:第一阶段为掌握事实,即所在领域的大致情况,了解学校、了解学生、了解家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流程以及校内教育教学管理的细节。第二阶段为形成观点阶段,要提出自己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形成自己的领域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同时在工作中落实。第三阶段则是反思阶段,万校长称之为思考方法。在我看来,这个阶段已经跳出了所谓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本身,专注的是形成这些理念背后的逻辑。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自己的理念所困,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三个阶段不仅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管理新手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从事任何一个新的行业都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时代,到“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探索”时代,以后将会发展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开发”时代。这听起来似乎很遥远,尤其是对于我们行知这样一个地处合肥瑶海区较偏远的学校,家长甚至教师很难接受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所以,教育管理者要巧妙的整合资源,正确地广泛推广信息技术,拓宽知识的获取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调节一切有利因素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服务。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