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段读,关注到的点都会有些许不同。每读之,都会欣欣然若有所得的话,这于我,不仅是一本好书,更是常伴身边的益友。《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位朋友。又一次捧读,“完全照做”与“根本做不到”似乎都不合适,“证明了再证明”是我当下想法。不过正如这句话一样,我的这个想法,也不能提前预设“大家都赞同”,也还需要证明了再证明。
如果要去证明,是否有可证明性?如果可以证明,要证明的是什么?两个问题,是一边阅读一边生成的。
首先,个人认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部分建议于我,是具有可证明性的。如果只是空泛地指出“可以这样做”,大概本人会“抬杠”——也可以不这样做。因为空口白话,可信度低。但如果每一条建议都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改良,或者实验成果,(至少我作为读者,已经相信这是事实。)哪怕有诸多阻碍,也会跃跃欲试,毕竟“复制成功”比“虚无缥缈”更让人有行动的欲望。举个例子,像“如何让基础知识保持在大脑中”这样的问题,作者不单单提出这样的观点,还给出了建议——从小学一年级起,每个学习日记住三个词汇……(这还没有结束,他的描述非常具体)学生先观察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词,告诉学生,利用放学回家路上、睡前、早上起床等碎片化的时间回忆,这样,三个词会被多次强化。不仅如此,老师还会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对学过的知识时不时地进行复习。回头看他提出的建议,要想办法让知识保持在大脑中,真的不是泛泛而谈。这种具体的方案让“证明”有了操作路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诸位读者在阅读中发现。本人将围绕“证明什么”作进一步阐述。
虽然“辩证的眼光”时刻陪伴着优秀的读者,但还是在具体阐述“证明什么”之前,声明接下来的描述只是本人思维逻辑的一种呈现。这也是督促将来的自己对《给教师的建议》的再概括与总结。
不断地去找苏霍姆林斯基思考的出发点,是本人主要采用的思考方式。我试图从他提出的看似零散的每一条建议中,找到一些共通的东西,也就是他提出这条建议的源头。再由这个源头出发,进行条分缕析地阐述。目前,本人认为这一源头是“人的智能”的发展。教师如何引导不同的学生发展自己的智力,从而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积极、完整、幸福的人?这大概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期望。
前提,他承认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每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更好”中还有一条线——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有些人要努力靠近的,而有些人是站在这个基础上攀升的。每个人某一项能力的水平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自己的人生体验。
就语文能力而言,如何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靠近、达到、超过教学大纲(我国现在有“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一方面,要有整体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是根据学情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的。比如他建议在每一位孩子入学前,教师就掌握孩子的身体、智力、兴趣等情况,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前,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并非一成不变的,甚至同一时刻,老师的脑海中都不止一套“教学大纲”,但是会在参考标准附近浮动。不同阶段,学生应该到达不同的能力水平。比如语文一开始必须打好“地基”,在中年级就要掌握自动化的读写水平,读和写的同时,还要能够思考。每个阶段的老师要努力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如同接力赛一样,我们接力的每一环节都是整体的一员,彼此互相紧密关联着。
另一方面,要有不断学习的欲望。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欲望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那么,兴趣何来?第一,发现了事物间的联系与奥秘,比如字与字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一些字组合在一起,会成为词,词与字、词组合成短语和句子……老师要找到的是联系点和接入点,由此为突破口,激发好奇心,帮助学生获得发现的快乐。第二,适当地留白。若是有一个人“欲语还休”,人天性是想让他接着开口。激发兴趣也可以用上这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留下一个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一根根线索,连接着课内外,让学生不去探索都心痒痒。第三,成就感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之一。学与用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我们总要让两节课变成一节课才好,这可不是估计大家拖课哦!而是总要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调动起已经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的旧知,不仅起到能复习巩固作用,还能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运用知识的成就感。
说到“发现、学与用、联系”等的重要伙伴,当属“阅读”和“活动”了吧。这又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我们下次细讲。临了回问:“讲了这一大堆,和证明了再证明有何联系呢?”大概还是提醒自己,编织的这一点点思维的丝缕,也还是需要证明了再证明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