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我阅读万玮校长的《学校管理的本质》这本的一些心得感悟。我分享的主题是:我心向阳,只愿桃李芬芳。
初拿到这本书,看书名,还以为是一本严肃高深的教育理论书籍,读了几页之后,我只想说,是书名欺骗了我,我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来评价这本书,那就是——引人入胜。万校长的行书风格非常的平易近人,他或用故事,或用案例,或旁征博引,或用他数学专业的原理来阐述他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以及他对人生、世界和未来的认知。整本书内容跨度非常大,既充满哲学意味,令人思绪万千,又非常接地气,令人茅塞顿开。看完整本书后,我已经把它归为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我想我以后还会去反复阅读它,因为我相信它会带给我更多的启发。今天我主要分享有两点令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一、处处皆是教育,影响无处不在。万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有三招中》篇章中提出“学校是一个文化的场”,他从课程理论的演变(即学科中心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尤其是认知主义中的建构主义课程理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说明学校建设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认识上,万校长在他的学校里建立了文化交流中心,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施管理去行政化。看到这里,我想,从把一个只有几座建筑物,几个运动场地和一些工作人员的地方变成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使学生充满自豪感,依恋感;使老师充满归属感,幸福感;使家长充满信任感,安全感的充满魅力的地方是不容易的。一所学校的生态系统从建立到开始进行良性循环,慢慢使教育的价值萌芽,生长,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管理的力量。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的想法是,首先要多看多思考。多看,第一是多看校园。校园是我们经营的场所,所以必须百分百的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构成,了解它的变化,只有多看多转,才能发现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发现哪些地方可以完善使它更有潜力,更有未来,更好更美。第二是多看人。这里的多看是多关注多了解所交流的意思。我们身边的同事与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的一家人,只有多关注多了解多交流,才能亲密无间,才能形成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万校长在书中多次提到,与他人相处要保持谦逊姿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灵魂,要学会聆听和有效沟通。多思考,可以保守,但不能守旧,更重要的是创新。学校建设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思维就要跟得上变化(当然,想是一回事,做可能又是另一回事,这需要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其次是发扬实干精神。万校长在谈管理理念时举了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他高管出要求的例子,其中提到一个概念叫“闭环”,既一件事只要到了你手里,就要负责到底,最后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果。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件事,就不能中途打退堂鼓,不能推诿,不能放弃,不能抱怨,而是要想办法办好,因为这是一个因果的逻辑关系。这样想着,就会做到繁琐不怕,困难不怕,不会也不怕,尽力而为,完成了就是一次人生的成长。最后,还要学会在管理中淡化管理的痕迹,实现“无用而有用”,让被管理者产生“是自己自然而然生长的结果”。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服务,要实现“无用而有用”就是要强化服务精神。
第二、坚定信仰,不辱使命,体会荣耀。万校长在“教育者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词”中分别阐述了“使命”“荣耀”“信仰”这三个词。
(一)使命与人生意义紧密相关,一个人有了使命感,人生才有意义,才有目标和方向。关于人生意义,本书中还有一段话“人生的意义不是我来过感受过世界的美好,而是因为我来过,有人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充满智慧,给人启发。我想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就帮助我的学生得到发展和健康成长。我很庆幸,时值当下我依然能够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没有职业倦怠的消沉和低迷。在课堂上我也曾有过频率不对的困惑但是正如书中所说,只有把心打开,不断学习,反思,总结,才能气场日渐强大,才能对上甚至调高频率,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老师也要跟着变,只有走出舒适圈,不断武装自己的豆脑,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肩负新时代的育人使命;
(二)说到荣耀,很多人想到的是获得荣誉,得到奖励的光荣,又或是物质的富足,社会地位的显赫,而文中用另类视角解读什么是荣耀,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作者理解的荣耀也和人生意义相关,他认为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服务他人和社会,那么再苦再累都是有价值的,是一种另类的甜蜜,这就是职业的荣耀所在。那么,我们就要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继而有一天可以荫庇他人造福社会,让他人因为我们的到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三)大家经常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我借用一下,也可以说教师有信仰,教育有希望。书中说道教育者需要这样的信仰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要时刻保持初心,要时刻铭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我们是人才的培养者,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帮助者,而不是“考试机器”的生产者,更不是为了分数的施虐者。升学考试在教育资源有限的今天,我们都无法避免也不能逃避,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无论在那个年级,处于何种阶段,都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有没有落入模式,有没有变得庸常,有没有扼杀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每个个体都是一个自由的人,都有其自由的思想,尊重个体应是为师,为人的基础之道。
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比如书本最后展示了万校长对诗词歌赋的研究,也让我倍感兴趣。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多读书!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