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历经半年的语文教学,写作课让我苦恼,让学生头疼,批改起作文来更是苦海无涯。教研一线牵,珍惜这段缘。这份缘让我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作品。无论是内容安排,还是语言表达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个别具匠心的训练,让我爱不释手。正如他说的:“这个是一本很危险的书,因为你看完之后,你会改变。”
上学期的写作课借助《看图写话》技法版,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如出示一张,学生开始观察,然后由左到右、上到下、远到近等有顺序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再结合时间、地点、角色、事情四要素连成一句话,接着细心观察主角的外貌、动作、神态,最后运用想象,把画面补充完整。此写作方法步骤清晰,有条理,让“教”有“法”可依,是挺好理解的,但奇怪的是,实际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对内容连贯性和丰富性存在较大的困难。词句单薄、衔接不连贯、缺乏自己特点......,自认为是学生想象力很丰富但未能及时再现,还有词汇量不足等,因此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多积累,留心生活,课堂教学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语言运用。
这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漫长过程,对于二年级的小孩子来说,似懂非懂,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了他们对写作文的无措和心烦。管建刚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写作金矿”,不需要老师给他种萝卜、种青菜,“生成”内容。而指导学生怎么写,危害更大了,作前指导,犹如医生未就诊即开处方药,老师没见过学生的作文便开始指导,这样的写作教学可能会造成“好心办坏事”。过早地给学生一个写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如何是好?管老师建议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写作文。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角度展开教学,如果我是学生,我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话轻松自然地流于笔尖,怎么享受地写作文。作文教学同语文识字教学一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语文课堂上,一只蓝色斑纹的小鸟从窗外飞了进来,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立即把正在上的课改为写作课《窗边的一只鸟》,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鸟的外貌、形态、动作、神态等,把故事编写下来。班上学生有话可写,写作兴趣浓厚。此做法贯穿了学生主动愉快地写作文的思想,也应“顺学而教”的原则。
管建刚老师在《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第二章“描写力”训练中说话力中说到,小学生写作文,第一苦恼叫“字数”。为“字数”苦恼的学生,读他作文时,里面的“人”几乎是哑巴。我的班里存在不少这类“字数关”过不了的学生,又或者流水账的学生。轻松过了“字数关”,学生对作文的恐惧,能消减大半。读了《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之后,我决定从突破“字数关”下手,让学生有话可写,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文心”到“文字”“文气”,原来“人”那么会说话。“电脑游戏”怎么讨论的,讨论了什么,“我的作业被‘他’拿走了”总不会不吭一声......管老师用自己的教学经历讲述他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是对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会运用语言描写,“小狗说,小猫说,小狗说.....”这种现象很常见,也让我大伤脑筋,而管老师的方法让我恍然大悟。四种说话句交替使用,通过例子突出提示语的重要性,精彩就藏在提示语里,还调动学生头脑风暴,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说出很多不带“说”字的提示语。原来,好的说话句,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话”。“有声音,有动作,有画面,充满立体感。”
在训练学生每一种能力的过程中,管老师如神秘的魔术师一般,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指引学生到他的精神领地,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创设情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其实,如果不是老师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透彻的研究、深厚的基本功,很难做到。因此,对一线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阅读、思考、揣摩,丰富自己的学识与技能。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内心丰富了,更易捕捉细微敏感之处,写作路漫漫,切身的实践与感悟亦无止境。此书是有用的,从学生出发,边学边实践,走进作文教学的深林处,走进学生的心里。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