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开尔文
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可谓相当的完美和成熟。自然界中一切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对应的理论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例如,对于力学现象的讨论,都可以通过牛顿的经典力学解释。对于电磁现象的讨论,也形成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对于热现象,也出现了唯象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理论。总之,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建成,而且基础牢固,宏伟壮观!
19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同时,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第一朵乌云,是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导致“以太”说的破灭。
众所周知,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可以在空气中或者水中传播声音,但是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音。那么,我们看到的太阳或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他们发射出来的光波,又是如何穿越“真空”的宇宙,传播到地球的呢?他们的传播媒介是什么呢?为此,物理学家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可以传播光的介质————“以太”。
“以太”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认为下界为火、水、土、气四元素组成,上界则加上第五种元素,就是“以太”。后来,这一名词就被牛顿带入到物理学世界中,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时,认为在真空的宇宙中,存在一种叫“以太”的物质,它没有重量,可以绝对渗透,甚至能够传播引力。再然后,物理学家发展出了“以太说”,认为“以太”也是光波的传播介质。光和引力一样,是由“以太”传播的。甚至,科学家们还假定整个宇宙都充满了“以太”。
但是,既然宇宙中充满了“以太”,就出现了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
为了观测“以太风”是否存在,1887年迈克耳逊(1852-1931)与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莫雷(1838-1923)合作,在克利夫兰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即“以太漂移”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地球运动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测出的光速都相同,在地球同设想的“以太”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而,根本找不到“以太”或“绝对静止的空间”。由于这个实验在理论上简单易懂,方法上精确可靠,所以,实验结果否定“以太”之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意味着,牛顿的经典力学能够解释地球上苹果坠落、飞机起飞等一系列力学问题,但是却无法解释广袤的宇宙中,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是如何作用的。而这,也就成为了物理学大厦上空的一朵乌云。
第二朵乌云,则是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同物体的发光亮度和颜色(波长)不同。比如,颜色深的物体吸收能力比较强,颜色浅的物体反射能力比较强。所谓“黑体”是指能够全部吸收外来的辐射而毫无任何反射和透射,吸收率是100%的理想物体。但真正的“黑体”是并不存在的,只能够通过一个表面开有一个小孔的空腔,模拟出一个近似的“黑体”。因为通过小孔进入空腔的辐射,在腔里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以后,不会再从小孔透出。
19世纪末,卢梅尔(1860-1925)等人的著名实验―黑体辐射实验,发现黑体辐射的能量不是连续的,它按波长的分布仅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来,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不可思议的。
怎样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结果呢?当时,人们都从经典物理学出发寻找实验的规律。前提和出发点不正确,最后都导致了失败的结果。此时,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金斯认为能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并建立起在波长比较长、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和实验事实比较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但是,从瑞利——金斯公式推出,在短波区(紫外光区)随着波长的变短,辐射强度可以无止境地增加,这和实验数据相差十万八千里,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失败被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
而正是这两朵乌云,却成了摧毁物理学大厦的急先锋,一座经典物理学大厦被瞬间颠覆。后来,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并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很好的解释了力的传播,空间和时间都是可以弯曲的。紧接着,是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化假设,进而提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至此,两朵乌云被拨开,19世界建成的这一座物理学大厦被摧毁,原地又建起了两座物理学大厦,分别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一个描述了微观世界,一个描述了宏观世界。
如果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对开尔文的话信以为真,我想就没有后来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正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不断质疑,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哲学中有一种很有用的思考方式,叫“批判性思维”,它是一种抓住问题要领,不断去质疑和反省的思考方式。受到L先生的启发,我在看书的时候也尝试着训练自己这种质疑能力。所以,我现在是一个特别爱“抬杠”的人。
在看《时间简史》的时候,之所以对这句话记忆深刻,还是因为《奇葩说第五季》的第17期,这期的辩题是“全人类要不要知识共享”。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要”。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知识,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越多,我们的发展也越快,我们的文明也就会越高级。
地球在7万年前,智人出现,我们人类也首次登上历史舞台,从此进入“认知时代”。直到12000年前,人类通过不断摸索,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后,驯服各种家畜和农作物,开始进入“农业时代”。50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再一次进入“工业时代”。100年前,计算机和网络开始发展,我们再一次进入“科技时代”。我们可以发现,认知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每个时代的知识累计越来越多,每个时代之间的发展间隔越来越短。那么,当我们知识足够多的时候,我们的文明也会更加高级。
可真的如此吗?如今我们不是生活在知识被锁在庙堂的封建时代。回溯到夏商周时期,有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思想,平民百姓很难接受到教育。直到春秋时期,孔子才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创立私学,平民百姓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在近代社会,还保留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而如今,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获取知识的方法也越来越简单。
相信大家都听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广告语。可见,现代互联网不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共享平台吗?互联网上那么多有用的知识,但大多数人还是只对娱乐八卦、社会新闻感兴趣!所以,当知识共享以后,人类还是愿意去刷不需要思考的短视频,看毫无逻辑的肥皂剧。但可怕的是,以前我刷短视频,只是感觉有趣,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快乐。而一旦知识共享后,我脑海中存在这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虽然我不想承认,但知识共享后的我并没有改变,依然刷着短视频,看着肥皂剧,只不过当初的乐趣没有了,心中多了几分莫名的焦虑。所以,知识共享并不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反而会因此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自认读了一些书,自恃清高的人,活着最痛苦。正如前段时间与友人讨论的一个话题《清醒是一种解脱还是苦恼》,我记得当时我的说法是,“清醒即是解脱,也是苦恼。愚昧的人思想被束缚,所以不会有欲望也就不会苦恼。清醒的人解脱了思想束缚,思想开化以后,有更多的欲望,随之而来也就有了更多的苦恼。”所以,在知识共享的时代,愚昧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幸福阈值比较低。同时,清醒的人也是幸福的,他们认识到了幸福的真谛。但大多数人还是像我们一样,一边自嘲着“人间清醒”,但也不是真正的清醒。
好了,不知所云说了这么多。既然都选择让自己清醒了,那就继续充实自己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