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对生活中很多感同身受的经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生能量和死能量
心理学上有一对术语:生能量和死能量。顾名思义,这对术语可以很直观地去理解,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我的感受是例如生活中的噪声,想要静下来看书的时候听到噪声我会感觉到很烦,有个名词叫“噪音污染”,由此可见,噪音对于人类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东西”。
理解噪声,从某个层面来说,也属于一种“生能量”,心理学中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不是事件导致了你的感受,而是你对事件的理解导致了你的感受。作为教师的我,之前很讨厌噪音,但是竟然能够在学生大声背书时静下心来看书、思考,不可思议。
如果以本书中的“理性情绪疗法”来解释,就说得通了。
看见,就是爱
看见,就是爱,理解并懂得“黑暗”,黑暗就没那么可怕了。
书中的“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我能够控制的范围就叫做善,我不能控制的范围就叫做恶”,当小狗不能控制打嗝的时候,分裂开始,婴儿也是如此。
当孩子失控时,归因于外部世界,如果母亲在身边,并给予适当的安慰与陪伴,孩子就可以和母亲共同修复这个“失控”,但是如果将失控归因于外界中的另一个力量,孩子会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成年人的怕黑也多半是来自于小时候面临的失控。
书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所说的是孩子在婴儿、童年时期因与妈妈的病态共生关系、或是缺乏母亲的爱而导致成年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强调孩子在0-3岁是非常依恋母亲的。在1岁前,母亲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但是当他(她)们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母亲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文中有的主人公因为病态的共生关系,进而导致自杀,严重的还会杀人,杀掉那个不平衡的“内在父母”。其实之前也有拜读过武志红老师的其他心理书籍,他提到: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却将亲子关系摆在首位。
大部分这样的家庭,夫妻关系不和,全靠孩子去维系岌岌可危的夫妻关系,儿子或女儿成了母亲的另一半,会导致孩子不能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然也不会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
生命的根本动力,是离开妈妈,很多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大多都存在着病态共生关系。父母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不会减少你的尊严,能够与孩子平等对话、多多交流的父母,才是孩子崇拜追逐的对象。
文中提到了婆媳关系,一个女人在她丈夫家没有什么地位,甚至都不能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丈夫也不支持自己,但是反观这个女人的婆婆,叱咤风云,所有的孙子辈的孩子都是由自己亲手带大。
可婆婆年轻的时候也是家里最没有地位的,直到孩子长大,孩子由母亲带大,长大后惟母亲马首是瞻,家庭的主导权到了婆婆的手中,于是婆婆体验到了拥有权力的滋味,也想继续“操控”下一代,媳妇就成了婆婆年轻时候的自己。
马丁.布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但我们首先要将自己当成一个人,也要将别人当成一个人”
自爱又爱别人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这是唯一健康的人际模式。如果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么就会造成“他人即地狱”。
文中提到的杨丽娟追星的案例,杨父从小没有得到关爱的人,所以他的内在孩子非常渴望爱,这导致了他女儿杨丽娟得到了太多的爱,也就是俗称的溺爱,长大后的杨丽娟就会出现爱无能,不知道如何去爱人。
那么我杨丽娟的孩子又会变成杨父那样的孩子,之后一直在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该如何打破这种循环呢?可能父母给予孩子适当的爱,也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人,这种循环才会被打破吧!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一个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在社会领域应遵守权力规则,在私人领域应遵守珍惜规则,如果一个人将权力规则带到私人领域,或是将珍惜规则带到私人领域去,那么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
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追溯到这些人的童年发现都有迹可循,痛苦的亲子共生关系,武志红老师从案例中揭示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使文章读起来不是那么的无趣,甚至还能让我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竟然都和人的心理疾病相关。
高三的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升学压力大得我喘不过气来,当我看见原本英语成绩比我差的同学超过我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那时候还小,根本不懂心理学,每天频繁地焦躁不安,那时候觉得最开心的事就是睡觉,因为睡觉时感受不到一切痛苦,醒来后,只觉窒息。还好,那时候通过和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诉说,她鼓励我的话已经成为了我的内驱力,才从那段阴霾中走出来。
心理咨询这条路,道阻且长,学会爱人,学会爱己。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