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仅此一句,便可使王静安名列近代词坛之上了。王静安之才学不仅在诗词一道上颇有造诣,他同样是甲骨文研究的先驱之一。如此卓越的学者,竟为清朝灭亡而殉。实在是近代文坛上的一大不幸。
纵观近代史诸人物,可谓是群星璀璨,但也颇为奇怪,辜鸿铭生于南洋,在西方留学归国后竟成了满清遗老且授课国学,殊不知他通晓多国语言,并且长于外国文学。而王静安本是留学日本归来,却也成了满清遗老。反而是传统科举中秀才举人出身的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竟成了推广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人物,真不可不谓之讽刺。
王静安先生的学问是毋庸置疑的,国学大师之称名副其实,我也一向佩服,但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最后的抉择是我难以苟同的。但对于王国维的死有诸多猜测,在此便不多赘述了。若是真要有一个定论,还是当以一名学者面对文化式微时的不甘与愤慨概率较大些吧。
王静安虽然吸收了西方的知识与文化,但身为满清遗老,在1906年成书之时清朝尚未灭亡,其旧式文人的特性仍然具有。对于柳耆卿这种风流浪子式的人物,当然是较为不屑的。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最为著名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该段中,将引用"柳三变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却冠以欧阳修的名字。而在部分行文中,甚至评价质量平平的友人词作时,却称其在晏氏父子之间,给予极高之评价,未免不让人贻笑大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人诚不我欺。
王静安虽有种种不足之处,但其对于词学与中西美学融合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自1840年近代史开始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就并非一帆风顺。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批判了某些人的送去主义,即将我国传统文化送出国门,卑躬屈膝,以将中国美学中国文化以一种畸形的方式进行传播。而王静安则与这些人不同,在成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王静安深刻地研究了西方哲学,可谓是当时对西方哲学最有研究的人之一。也因在哲学方面出现了迷茫,故而写下了《人间词话》一书,以期在文学之中找到归宿。也因此该书在文中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西方哲学观。而作者本又是传统的中国旧式文人,又写传统评词的词话,故而中西文化在《人间词话》本书中交相辉映,原本有些对立的中西文化去意外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那个疯狂的追求德先生赛先生的岁月里,对于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中国人都将西方文化一味的进行推崇,甚至想要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激进的人甚至想要用罗马字母来取代传承千年的汉字。中国传统的陋习固然扫进了,但是一些优秀的文化也渐渐的消磨。因此王国维就好像一股"泥石流″,在那段大师辈出的岁月里显得卓尔不群。
时隔近百年《人间词话》一书再次为众人所提起。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国学式微的年代,《人间词话》一书凭借其清雅的文风与独特的见解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一如百年之前扣人心弦。如此恐怕王国维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定会含笑吧。
请问大体已述该书之"前世今生″,余下篇幅在下便从一些细节之处来抒发意对于《人间词话》个人的观点。读《人间词话》,各种境界说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前文虽有数此段,王国维故意误书词之原作者,但此段之精妙仍旧令人拍案叫绝,不读此段真是罔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此境界说之妙处在于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题。作者三句皆是引用词句,以词家语书词家境。全篇未有一字着眼文学与求知,都是借助思念情人等其他事件委婉地表述了对于求知境界的划分。由于此句体现出了做事的坚持与执着,时至今日依旧在各个方面为人们所使用。这些原本的千古名句在王静安的笔下组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说,可见王静安在词学上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了。
另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将西方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而成。‘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我之境”,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作者借由情景来表达个人之情感,古往今来多数诗人都是如此。其著名者有杜甫《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此两句中,虽无一句作者自叙悲事,但从写景中,字字泣血,给人以压抑悲伤之感。如“风急天高”虽写秋雨江上风起,使人有开阔意。但与后文“猿啸哀”相结合。便使人眼前生此景:开阔的江面上疾风驶过,带来远处无穷无尽的哀猿啼声,不由使人睹物生悲之情。“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字字平淡无奇,可合在一起视听结合,却令人顿生悲情。而其后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气势之雄伟是后世诗作难以相媲美的。全句唯有“落木”一词是常用的哀秋伤悲之词,可读来尽是萧索之意。同是大江奔流之景,李太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读来便使人心生豪气。此即有我之境之“精妙”,虽不明言自己的情感,但在诗词景色中,却让人与他的情感产生共鸣。
“无我之境”相较之“有我之境”是朴实无华的,清新自然的。后者可能还需要一些辞藻的堆砌,但前者大多是一些平铺直叙的描写。婴儿写出这类词作的人大多是山水田园派的人物。如陶渊明,王维便是其中的翘楚。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语句无一丝一毫加工的痕迹,清新自然而又朴实,寥寥十字便描绘出了林间之幽美。真可谓是“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另有陶潜的“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声衬静,简单的语句却描绘出了异常宁静深远的村庄。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让人能够沉浸其中,几乎没有作者个人情感打扰。“无我之境”因为没有作者情感的干扰,因此大多是直接描写景色本身的特点,是客观的。而“有我之境”代入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乃至于作者对于事物的评价,是主观的。
王静安崇尚“无我之境”,我个人窃以为“有我之境”才是诗词的主流。“无我之境”受限于景色的限制,因此过于单调了。而“有我之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评价与看法。相较之前者更为的丰富多样,对于诗词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纯粹的“无我之境”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如同上文陶渊明诗句,也有可能融入了陶渊明自己的情感,他所描绘的不一定是客观的,而是他自己所幻想中的桃花源。故而王静安所推崇的“无我之境。”极有可能是存在于哲学之上的。是作者自己思想在文学上的映射,是触类旁通,有感而发的。写至此处,不由得想起王静安在甲骨文与历史学上的造诣。当真可谓是一个全才。孔夫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大抵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吧!
在阅读时对于王静安的一些观点,我也是十分赞同的。例如王静安对于替代词的抵制。替代词就是在诗词中运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或典故来替代一些平常使用的词语。如用“桂华”来替代“月”,或者用“章台”来替代理“柳”。这种行径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李商隐。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李商隐虽为一流诗人,但这是因为他构思新奇,风格独特。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李商隐的诗词过于晦涩难懂,难于求索。这便是他堆砌典故的所致的恶果了。更何况李商隐传唱最广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诗。在该诗中同样未曾使用华丽的辞藻以及繁杂的典故,十分朴实自然,但依旧流传千古,这是因为它本身的独特的构思与写作手法,通过空间上与时间上的跳跃给人情深意浓之感。由此可见,堆砌辞藻固然有利,但其弊大于利。历朝历代堆砌辞藻者数不胜数,但名传后世者少之又少。何哉?这些诗词不过是表面的富丽堂皇,实则矫揉造作罢了。没有真情实意与深刻的寓意,这种诗词永远只能是“画屏金鹧鸪。”空有其形,不得其意。而如杜甫这种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所写的诗词未必有着华丽的辞藻。但是用朴实的语句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却能在千年之内打动一代又一代人。故而王静安所言极是。
流年飞渡,宋朝诗词兴盛的岁月已逝,而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年代也同样过去。百载岁月,弹指一挥,可王静安《人间词话》中的诗词美学却永不落幕,我们也能在王静安的《人间词话》中一隅之地中品味词之甘美,国学之典雅。
在星辰隐没的年代,《人间词话》在人间散布着月华。纵然不懂词学,不懂哲学,此书仍然值得阅读。因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美的存在始终滋润着我们的心弦。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