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27日读后感评论57 阅读2812字

牛年春节前三天,股市节节攀升,市场非常火爆。你,减仓了吗?抑或,逢高还是选择追高买入?

疫情期间的假期,我开始静下心来阅读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J·席勒的成名著——《非理性繁荣》,并且从中收获了极大的智慧。于是迫不及待的把那些帮助到我的真知灼见一起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能帮大家从更全面的的视角来看待股市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保管自己的资金和财富。下文中我将用“误区与真相”一一对应的方式分享席勒教授的主要思想,语言习惯更易于被国人理解的同时,力求不添加自己的想法。

图片

误区一

股市是由机构和大户掌控的,并且他们不可战胜。

相当数量的个人投资者认为,股市是由那些机构和大户所掌握的。那些精明的机构的研究人员中不乏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他们肯定掌握了不少深奥的知识和高深莫测的股市价格分析理论,所以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真相一

其实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目前所处的水平也同样摸不着头脑,并没有决胜股市的妙招。股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投资者自我满足、一厢情愿的预测决定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才是决定股市水平的因素。鲜为人知的是:股市中大大小小的众多投资者的想法想法何其相似!‍

误区二

“搭便车理论”盛行。

所谓的“搭便车理论”就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都在研究股价并给出了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我还有必要浪费时间精力试图找出我认为合理的价格吗?不如索性干脆模仿他们,直接买进好了。‍

真相二

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知道,关于股市的研究报告其实极其缺乏可信度。尤其是那些在民众中广为流传的“真理”,其透明度和准确性就更值得怀疑了。与此同时,从有关股市的头条新闻可以看出,新闻媒体一向重视琐碎的传闻以及“名人”对股市的看法。这是因为新闻报道在竞争的压力之下,为了争取读者,其内容通常必须是相对肤浅而易于传播的。‍

误区三

股市永远是最好的投资场所。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股市是最佳投资场所”的理论就曾经盛行一时。到1990年代,又有一大批媒体和畅销书继续鼓吹这个理论。畅销书中极具代表性的著作有两本,其一是《邻家的百万富翁》,另一本是《7年成为百万富翁》(笔者还可以加上一本《富爸爸穷爸爸》)。这些书籍都在潜移默化的暗示,那些终其一生储蓄并且投资于股市从而积累起巨额财富的人拥有道德上的优越性。可是,在那些书里边,从来没有讲到对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的分析,也没有谈到任何具体的投资实务建议,似乎这些都无关紧要。相反,它谈到了许多成功而又节俭的人的故事,那些故事细致而动人,都是在最近的牛市中才发达起来的传奇故事。

新闻媒体一直在鼓吹这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使得民众认为股票是最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从长远来看,股票投资可谓是万无一失的,哪怕在股市价格明显高企到令人担心的程度也不例外。这种想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流行文化。受到这些肤浅的“传统智慧”的影响,一些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把自己的退休储蓄金转移到股票投资中。更有甚者,将退休储蓄金全部投资于股票的策略日益流行,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凭冲动买进。

然而纵观美国200多年经济发展史,我们发现:一般来说,当股市(房价)上涨,认为股市(房产)是最佳投资工具的人群比例也会上升;当股市(房价)下跌,认为股市(房产)是最佳投资工具的人群比例也会下降。‍

真相三

席勒教授进一步以美国股市为例说明这个观点的谬误所在。1966年1月,美国道指第一次超过1000点;直到1972年股市狂跌的前夜,道指才第一次在1000点以上收盘并停留了很短暂的时间,之后就是漫长的熊市。直到1982年,道指才实实在在的超过了1000点。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后计算实际股价,从1966年的最高点跌落后到重新站稳更高点,用了整整26年,也就是到了1992年1月份。这26年间,股市的平均年回报率只有4.1%。‍

误区四

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理论:股票永远优于债券。

甚至,美国一位著名的教授杰里米·西格尔在他的名著《股市长线法宝》一书中指出:在美国,没有一个30年期的债券比股票运行的更好。这个理论,媒体是断然不会去核实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简单的结论了。因为大众不喜欢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大众喜欢为自己的决策找到一个简单的理由,因为他们需要用简单的方式告诉别人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真相四

实际上,哪怕严谨如西格尔教授,也难免犯错(更何况那些不是教授的媒体作者呢)。席勒教授指出:在1831~1861年的这个30年间,债券就比股票运行的好。随后,在该书第五版中,西格尔教授承认了这一点。

更近的例子是,2010~2011年,美国穆迪AAA级企业债券的总回报指数完胜标准普尔的总回报指数。

也就是说,无论在一年这样的短期,还是30年这样的长期,都无法得出“股票永远优于债券”这样的结论。

进一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只有资产配置才是财富管理唯一的通途大道。把所有的资金都压在股市的做法,无疑是火中取栗的极端冒险主义。这从来都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国内国外所有投资大家、经济学者共同的圭臬。‍

最后的警醒

当股市一片繁荣景象之际,也是韭菜跑步进场之时。所以,韭菜从来都是买在高点。

然而,席勒教授指出:低市盈率的年份,通常对应着此后高的收益率;而高市盈率的年份,通常对应着此后低的收益率低。

从2019年开始,A股已经上涨了两年,涨幅已然不小。如果你没有在低点进场,此时受到莫名其妙的蛊惑(比如小区电梯间的基金公司的广告),没有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就把自己的钱投入股市,试问,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如果,你低点进场,账面浮盈可观,请问想过止盈或者减仓吗?抑或,你此刻还继续追高杀进呢?

我尝试总结下《非理性繁荣》一书的核心思想:不要因为股市在最近几年一路向上就认为股市会一直好下去;也不要过度自信的认为,即便股市跌下去了,不久也会收复失地(历史上曾经有几十年都没恢复)。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而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和媒体的传播会导致投机性泡沫的形成,最终酿成一出悲剧。然而,不要以为投资者会因此记住了泡沫带来的惨痛教训,投资者是如此的健忘,于是又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投机性泡沫又一次形成了。

今天是否“非理性繁荣”的时刻,谁也无法预测,但是应该保持警醒。因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纵观市面上所有暴雷坑爹的投资项目,都把投资说的超级简单。所谓的年复利10%,那都是小儿科。而且,他们会假定这个10%的年复利会永远持续下去,直到永远的永远的永远的永远……

如果真的能静下来多读一些投资大家的书越多,就一定会越发敬畏市场,就会时刻警醒告诉自己:在投资这个超级市场里,没有一项工具是稳赚不赔的,包括股票。

市面上所有那些诱人的,简单快速致富的方法,都是为韭菜准备的。如果还有人不相信,不妨仔细读一读《非理性繁荣》。

借用《孙子兵法》的名言:投资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投资理财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追涨杀跌,贪婪、恐惧、随性、冲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