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时间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27日读后感评论95 阅读1799字

2021年的春节,应该是世界大难之后,一个百废待兴的节日,如果过去一年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郁闷和悲伤,那即将开始的新年将会是复苏,是正常,是希望。我利用春节期间看完了这本厚达600多页的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纪实文学《二手时间》,这本书正是讲述在过去已发生的时代巨变中苦难苏联百姓生活,让我现在知道了,苏联过去是一个比我们还遭受苦难的民族,我们曾有着相似的经历,雷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看得我心情有点压抑和沉重,脑中还不断出现对我们曾经的过去快闪。

1940年出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2015年,因为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纪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感觉我们现在武汉的方方有点像这书作者,她们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只书写大众的悲惨生活,只直击人性的黑暗,全书只有负能量,没有积极向上的信念,一点不符合上层阶级的精神。作者也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看了这本书,我对今天的苏联走到现在的地步也不足为怪了,同时我也相信,这个民族正是因为制度正最终走向衰败、灭亡。我才知道在那个时期的普通俄罗斯人不止是金钱意义上的穷,而是在一切方面穷。不仅仅是经济崩坏,而是举凡人赖以生存的一切都土崩瓦解:党自杀了,国家机器瘫痪了,单位消失了,福利破产,价值观粉碎,社会秩序陷入近乎无政府状态,生活毫无趣味,文化被踩进泥里,为人的尊严荡然无存——一句话,人们失去了所有的曾被称为“生活”的东西。这是一个被“拔掉了根”的民族。

“共产主义者是读马克思的人,反共产主义者是读懂马克思主义的人”,摘自书中的一句话很有哲理,我一直奇怪西方国家为什么一直对我们和苏联抱有从骨子里带来的敌意,无论我们如何拥抱世界,总得不到他们一点真诚的欢喜,苏联也是,曾经他还是欧洲一个民族大家庭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西方是敬畏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认为我们是一个专制的制度,是在限制和约束人的民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意愿,自由地….,他们认为这不是人类文明最终发展方向,以前历史也已无数次证明,这专制制度迟早要走向灭亡。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类的感情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

我们觉得自由是非常简单的,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因为没有人教给我们什么是自由,我们只被教育过怎么为自由而牺牲。

可是开始的却是“契诃夫式”的生活,一种没有历史的生活。所有价值观都崩溃了,除了生活价值。生活是最广泛的。我们产生了新的梦想……自由原来就是恢复小市民生活。那是以前的俄罗斯生活中羞于启齿的。……整个历史中,人们只是活过了,而不是生活过了。

一百年过去了,未来又一次没有到位。本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怖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在转身、倒退,我们却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

这是一本让人震撼的书,读后可以对中国情况有了很多相对的思考,最好的一点也就是如同历史之镜,完美映照出中国。对极权时代的痴迷,对新世界的抗拒,道德的缺失,空无与迷茫,舔舐伤口者与试图忘记过去者,都在这里了,当然我们现在没有处在时代二手时间,我们很幸运,我们正处在中国一个黄金最好时代,我们有着我们希望的自由,理想的生活,但我们仍要时刻保持清醒,敬畏自由和权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