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1
《儒林外史》说白了,讽刺了那些麻木的,只顾私利的读书人,嘴上说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像真是一帮文质彬彬的世外高人,定睛一看,满纸的“利益”二字。其实他们错了吗?并没有错,他们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奋斗,何错之有?那吴敬梓为何要讽刺这帮儒子呢?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度”。
这没有“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往大说,没有底线;往小看,把公民看得过重。客观上来说,“度”很重要。举个例子,怎么区分好人和坏人呢?就看他有没有做人的“度”,有度者善,无度者恶,恶者,为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就如儒子。辛公“爱上层楼”赋新词,儒子欲上层楼求得功名,反被功名所误,他们游离于“度”之外,早晚会毁掉一生。书中潘三爷,进了大牢,连提携上来的匡超人功成身就后也置之不理,算是“乱余生”的典范。那再来看匡超人,他也代表了一种人,年少家贫,孝顺好学,当枪手到当出了名,做了贡生,后来更是专为贵族子弟教学,功名磨去了他的知恩图报,他是有能力救出潘三的,但他怕落下话茬,影响前途,坚决不救,转头不见。可能有人会谴责他,但谁又不会是下一个他呢?
须知,凡是追求身外之物的路上,不只坎坷是磨脚石,小小的成就也是荆棘,若不小心碰到,可能会万劫不复。来到现在,仍有“度”,叫做法律,而现在的贪官、恐怖组织成员便是恶者,前段日子热播《巡回检查组》就反映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犯罪,不然怎么说互联网对一切都是有利呢?这就说明,无度者的手段是与时俱进的,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层楼。
追求目标到了沉迷其中的程度,“度”只是间接被影响的产物,与其说这是在疯狂寻找那金光闪闪的古塔,不说是疯狂在自己身上加上枷锁。愈痴迷,枷锁愈沉。所以做任何事都最好不要抱太多利心,要做成功,也不要陷入其中,迷失自己。就如书呆子,是读书读陷进去了,这与勤奋并不矛盾,只是又是一个“度”的问题。
至于贪婪,与上面所述也略有不同,虽然同时无“度”,但有明确目标的人与没有者定是不同,贪婪者是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圆环式扩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有明确目标的人,则是链式递进,相比而言,贪婪者显得更加可恨,更加无底线。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问,何为欲望?为什么同为儒子,有人可坚守本性,如庄绍光,有人却无法控制地走入深渊,如匡超人。因为欲望,它是一味烈性药,每个人都需要,但剂量适当便够了。不服这药的,不是隐士高人,便是穷苦人家,服用过多的,承受不住,断送了自己,如王熙凤。欲望一旦成为野心,那就最容易成功,也最容易失败。不幸的是,凤姐正好属于后者,但可以肯定,野心是一笔空手套白狼式的投资,投入心血,押对了,翻几番不是问题,押错了,血本无归。这也不太可能能用“度”来控制了,野心也是“心”,比大麻更易上瘾。野心从来都不是“度”能掌握的,或者说,很难掌握。
那么如何控制野心呢?坚守本心,只要本心在,万事皆可成。有本心,就有了底线,不再陷入追求幻想的选途,找不到方向。本心是努力的方向,更是自己对自己的誓言。在《儒林外史》中,儒子们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失其本心”,像无根之萍,无源之水,盛一时,衰一世啊!(张杰)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2
读了《儒林外史》,游了一趟“儒林”,见了众多“士人”——那些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们,以及众多官绅百姓,只觉得他们可笑又可悲。
想做官,五十四岁,仍然去考秀才的范进;年老,饱受屈辱的老童生周进等等一群被功名利禄冲昏了头脑,被腐儒呆气所侵蚀的读书人。在他们眼里仅仅只有博取功名这一条道路,逐渐迷失自我。
在这等风气之下,身处市井之人也被污染,大多数成为腐败的科举取士制度的帮凶。
胡屠户,一个杀猪卖肉之人,本是平稳生活,却趋炎附势。对于中举前的范进,一口一个“穷鬼”、“现世宝”,贬低至极。直至范进中举,直称“贤婿”。我们看到的是胡屠户滑稽的样貌,但他却是迫不得已,在当时没有一点点能力,也不能去博取功名,为了能在市井安下身来,只有如此,他看不起人,是个墙头草,为了生存仅能这样。这便是可悲之处,没有丝毫权利与保障让自己享有,仅能投靠他人,做一个趋炎附势之人。还有他的邻居,一听到范进中了,送米送鸡,送鱼送肉,大家都是盼着身边的人博得官位,好让自己有一席之地。
风水先生余敷、余殷二人,作者用“拿出一块土,放在面前,把头歪在右边看了一会,把头歪在左边又看了一会,然后手指头掐下一块土来送在嘴里歪着嘴,乱嚼了半天。”这一滑稽动作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他们夸张的演绎让主人信服,从而达到骗钱的效果。在这个世道,虽然他们不去做正经事却用着坑蒙拐骗的方法来赚钱,但他们都是为了生存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生存。
那位带着两个丫头嫁到鲍延玺家的王太太,使唤丫头如呼风唤雨一般“叫的太太一片声响”;聪明的鲁小姐虽是十一二岁讲书读文记得三千篇考卷,但还是被四书五经封锁思想,不读千家诗,解学士诗,只读四书五经,禁锢了自己的思想,成为了现实中的呆儒;还有胡闹的方巾,被打的“磕头如捣蒜”,两人交易从中获利的成老爹,贪婪无耻、不要脸面的卖权婆等等新的卑劣肮脏的市民形象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让人愤慨。
还有那见钱眼开,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王德王仁,临死之前还心疼那两支灯芯的严监生,虽是大户人家,但还是吝啬,势利。让人不得不服思考的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
但在这样虚伪刻薄的社会中,总还是有善良正直的人。
家庭贫困,卖画放牛为生的王冕,听取母亲的建议,忠孝两全,隐居会稽山,不愿为官。虽然致力于科举,但不同于范进周进那种尖酸虚伪、痴迷官位的马二先生,找一个寄生的职业,乐观向上,不被科举制度迫害,坚守自我磊落正义。不谈及这些知识分子,也还有一些平民百姓,认识到科举制度的黑暗,看清世道。
像王冕的母亲,匡超人的父亲,都劝他们的儿子,放弃名利,不要继续被四书五经所迫害。可悲可悲,但最终匡超人还是背弃父亲的遗嘱,成为一个追求名利的人,迷失了自我。
可能《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的缘故,作者还是把重点放在那些反面人物的面上,而正面人物就少了很多。但在正面人物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正直君子,所有的秉性,在黑暗的风气中,仍保留自己的气魄。
《儒林外史》中描写的儒林世态,万千变化,儒生们往往可能因为滑稽的行动惹我们哄然大笑,但他们所做,可能是迫不得已,有自己的难处,以百种态度生活在黑暗的世道中。(王思远)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3
那个思想封建的时代,有着许多的诱惑,有的人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而有的人在诱惑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或许能够获得很多的财富名利,但他们却失去了自己最珍贵、令人敬仰的高尚品德!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最为敬佩,他就是王冕。年幼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他的母亲因为没有钱给他读书,只好让他帮邻居秦老家放牛赚些钱。即便如此,他也不忘记读书,把每日秦家给他的点心钱攒起来买书,可谓是好学者矣。后来他又学习画画,攒了点心钱,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我想他学画荷花应该是极其认真的,三个月后,他画的荷花便十分相像了,如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便是三年也会不相像吧,就此看来,一定是极其认真的。
当然我觉得他最让别人敬佩的一点是他的坚守本心。明太祖起兵造反时,曾向他请教过浙江之事,王冕建议明太祖要以仁义服人,朱元璋认为他说的十分有道理。后来朱元璋一统天下,建国号为大明,人人都认为明太祖会让王冕入朝做官,但王冕却不以为然,偷偷一人躲到了山中。面对做官这样的荣耀,王冕却不在意,反而避之不及。我想这应该是他性情高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吧!
在书中,有一些与王冕相同的人,但更多的是为了名利失去本心的人,其中我认为最典型的是匡超人。匡超人也是因为家境贫寒而读不了书,和乡里人一起外出做记账的,却不想乡里人做生意赔了钱,匡超人也只能流落街头替人拆字。受到马二先生的帮助,拿了些银两回家做生意,他早早的起来做生意,卖完东西后,一边读书一边陪着他父亲。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孝敬亲长的老实人。他考学之后,因为受到县里老爷的牵连只好躲到他地。后来他遇到了潘三,那应该就是他变化的开端,他为了赚钱,帮潘三做了两件违反法度的事情,他竟然胆大到帮别人科考。
后来潘三被抓,担心事情败露,影响自己将来的仕途,便让妻子孩子回老家,自己则上京科考。后来因怕老师笑话自己娶了一个抚院的女儿,就谎称自己并未娶妻,经老师的介绍又娶了给谏公的女儿,那时的他已经成了一个在乎虚名的庸俗读书人。在回京之时,遇到了牛布衣,大肆夸耀自己的选本好,甚至为了抬高自己,不惜贬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马二先生。他便是因为未能坚守自己的本心,便成为了一个处事圆滑、趋炎附势的小人。
在那个思想封建的时代,人人为了名利、财富失去了自己曾经最宝贵,最值得称道的品德,像王冕那样坚守本心的人少之又少。跟那个时代变得处事圆滑并不难,难的是坚守本心。(夏梦云)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4
《儒林外史》中塑造了许多的人物,但重点着色的人物无非三类,而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便是醉、昏、醒三个字了。也正是这三类人构建了这部小说情节,构建了中心思想。醉
饮了一杯封建思想的酒,就沉沦于社会的毒茶中无法自拔,在泥潭中行尸走肉,做无思无想的起线木偶。
若要说醉这一类人,范进可为其中典范。他醉心科举,把科举当成一生的目标与志向,然而我却认为他没有真正思考过科举的意义与他人生的价值,也许只是社会上”万物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风气,让他参加了科举,成为了八股文的醉人。吴敬梓对于范进最细致也是最精彩的描写便是范进中举。而从范进中举中的很多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已经成为了科举考试的行尸走肉。
在第三回中范进瞒着胡屠夫,到城里乡试。但在他乡试的时候,家中已经饿了两三天,母亲饿的看不见了。家中没有米面不正因为范进把家中米面都带去乡试了吗?读到这总是觉得可笑,一个满口仁义孝道,尊父敬母的读书人为了应考,将家中米面拿走让生养自己的母亲饿得眼瞎,这是真的孝顺吗?还是只是面上做样子呢?为了科举,做到如此地步,不正证明范进是一个科举的木偶人,是一个受封建荼毒的小丑,饮了封建的酒而沉醉其中的醉鬼。昏
天地之大,只见自身;众人之多,只见谋财利之人;慷他人之慨,以欺世盗名。
在范进中举前,他母亲饿的眼瞎,邻居朋友若无其事,更别说去帮助范进他家了。而得知范进高中之后,在邻里乡亲中,素来高高在上的张乡绅便连忙前来拜访,还送了一套房子。而邻居也送来鸡鸭鱼田甚至店铺。正可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范进中举后便有许多的人来巴结他。这正是一些昏人,一些市侩小人,他们的心中只有利益而无其他。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甚至有一些名流雅士也都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披了一层外套。
吴敬梓曾在书中借韦四太爷之口评价杜慎卿说,其虽是雅人,还嫌捎带些姑娘气。在第三十一回中鲍延玺求杜慎卿这件事也正显示了他慷他人之慨的性格。鲍延喜请他帮助自己,但他三言两语就将鲍延喜打发到了他的弟弟杜少卿那儿去,还使鲍延禧欠了他的一份情。慷他人之慨,损失他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者避免自己失利。这也是一种昏人,披着雅人的外套,却依旧只是为自己谋利。
纵世界混沌,万物皆沉睡,仍有一群从梦中惊醒的人,在这混沌世界中努力唤醒更多人。
“世人皆醉我独醒”,杜少卿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慕名利,几次被请出山都不肯,爽朗大方,有侠义之心,帮了许许多多处于困难中的人。县令要拜见他,他不肯,反而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县令的真实意图,旁人都在笑他,笑他的不通人情世故。但他哪是看不穿,哪是不懂呢?他只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是一个醒着的人,有自己的意识做自己想做的事,跟从自己的内心,而不单单是为了身外的钱财名利。而在《儒林外史》中像他这样醒着的人还有许多,第一回中的王冕,还有后来的迟衡山……这也许是作者对社会的一些希望,希望这些人越来越多能够改变这个腐朽的封建的社会。
同样是在一个混沌的时代,有人做八股文的提线木偶;有人为自己谋利,做市侩小人;还有的人愿意做这天地中醒着的人,他们睁开眼睛,认真的观察这个世界,跟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儿。(胡祺妍)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5
古语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读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后,方知万物皆有双面,有好处便也有坏处,读书亦如此,乃双刃剑也,如善读之,则可医愚;若误读之,则更添愚。
读书,便要善读,要明确读书的目标与价值。读书,从根本论自为善事。但在《儒林外史》中,太多士子文人,如周进,沉迷于封建科举,将读书视为光宗耀祖,升官发财,追名逐利的垫脚石与敲门砖,只将读书作为一种工具,如此读书,心不重视,格局又小,只读死书,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知夫子微言大义,且思维呆板至极,丝毫不会灵活运转,言周进乃一呆秀才,不为过也。士人们不能正视读书的价值与目标,即便进学,也只是朝廷的走狗鹰犬,怎可成为国家栋梁?若像范希文这般少时即有读书报国、心忧天下之志,像周总理这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典范称之。
读书应是一个愉快且缓慢的过程,不可带有功利性,为某一目的便急功近利。书中说得好:“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功名本为身外之物,若为功名而读书,为芝麻大小的官职而急功近利地读书,更是大错特错。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儒林外史》中,例如范进之流,便是为了功名而急功近利的读书,被吹捧为可作天下之至文,却连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却也不知何许人也,岂不荒谬哉?从来都是十年寒窗,面壁十年或悬梁刺股苦读书,从未听闻过读书可以一步登天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用心去享受的过程。
读书善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用。列位,书中匡超人本是一个善良淳朴、孝亲敬长、勤苦好学的好青年,但寒窗苦读后,初有成就便不能善用学问,将自己的初衷抛到九霄云外。见利忘义,背友求荣,胆小怕事,堕落为一个猪狗不如的败类,令人叹惋。可见,善用学问尤为重也,若空有学问而不会用,便像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到了一个三岁的小屁孩手中,不仅不能杀敌取胜,反而会伤其自身,遗祸无穷。像包拯、海瑞等名臣,是善学亦善用之人,如此他们才成为一代名臣,流芳百世。善用亦重如泰山也。
书,双刃剑也。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如何读,又如何用,若善读又善用,书则益也;若少其任一,书则由益变损也。让我们一起学习读书,去拥抱未来,展望明天。(方中正)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