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的小说《人民的名义》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最终一网打尽了一连串的贪腐利益集团。故事很精彩,咀嚼环环相扣的细腻情节之余更有很多感悟。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反腐倡廉教育读物,依托大量的故事,完整的塑造了“人民公仆”与“贪官污吏”两个立场鲜明的对立面,也对贪腐的荒唐、奢靡画面进行了充分的展现,将党和人民对贪腐的痛恨描写的入木三分。
看到部委干部赵处长吃着炸酱面,看着满墙一元未动的钞票不禁哑然失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加大,各种奇形怪状的贪腐案件不断曝光。那么贪腐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这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究其根本还是人性的欲望跑偏了。不可否认,我党的干部都是千挑万选的才干之人,尤其是越高级别的干部才能更可称人中冠玉。经过了多年组织的培养、自身的努力,害群之马最终轰然倒下,除了解恨的痛快,我想更多的是惋惜,这样的“轰然”辜负了太多人的期望,“不想腐”需要的思想道德的持续教育、政治意识的持续培养以及廉政教材的不停警醒,也深深感到,“不想腐”已经成为现阶段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最终目标。
翻阅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副市长丁义珍、公安厅长祁同伟的种种行为,深感权力的力量,同时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没有约束的权利对人民群众而言是多么可怕。国有土地、资产被盗卖,人民生命和财产被肆意戕害与践踏,在此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加大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我党执政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权力需要制度的约束,对权力的监督显得极为重要。也正是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制度、体制改革适时而来,目的就是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事实证明了这一措施十分有效,仅仅2020年以来,已有10多位老虎被打掉,很多党的高级别干部在党的十八大后,仍然不反思、不收手,终究难逃法网。
在改革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腐败是客观存在的,基于对腐败形势的判断,国家对反腐采取了高压态势,反腐就是要实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本书现已由最高检制作为电视剧,即便涉及腐败官员级别极高,依然通过审查,本身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打赢反腐这场战役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雷厉风行表明了党的态度,腐败面前,没有铁帽子王,只要是违背人民利益的,都要以人民的名义审判他(她)。这是光明正义之举,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而这正是党和国家坚决反腐、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来源,也是我党永葆青春的必要之举。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