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读后感4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作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25日读后感评论267 阅读4227字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温儒敏教授编著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这本书共有七部分组成,一辑:课标与课改,二辑:教材编写,三辑:高考语文,四辑:语文教学,五辑:研修文化,六辑:大学本义,七辑:文学生活。在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里,温教授这样提醒我们“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努力坚持正确的方向,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点是始终比较关注的: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在这一章节,温教授还明确了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有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整体素质的要求。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本书的第二章节“教材编写”里,温教授对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的特色做了详细的解说,温教授说“有什么样的教材,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和原有的一些版本的教材比较部编语文教材有许多新的改进和创新,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编教材,还努力做到接地气,希望能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又能对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弊病起纠偏作用。在本书的第34页,温教授特别强调了传承经典,把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温教授提醒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的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学习了温教授的这本《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使我对课标的认识更深刻。为了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统编版语文教材,这学期我主动申请教学起始年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涵育。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下面以一年级教材为例予以说明。

一、插图里的中国味

鲁迅先生认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宣传画。教科书中的插图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理解语言文字,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插图,潜移默化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如,一年级上册入学准备课《我是中国人》展现了身着民族服装的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五十六个民族小学生,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幸福、快乐的模样,传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庄严的天安门、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带领学生通过地图初步认识祖国的地大物博,带领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这样的入学准备课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激情,这是一次刚入学的人生洗礼。教学时通过欣赏插图,讲述民族故事,认识民族服饰,了解民俗,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识字课《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以画家傅抱石先生的一幅山水写意画为插图,与文本和谐呼应,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近景是岩石松枝,两好友同游,吟诗眺望远方,远处空旷无际,咫尺之间确有万里之遥,展现了天地广袤。引导学生看图观察,感受天地之广袤,将国画和汉字相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再如《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剪窗花》,插图是传统剪纸“喜上眉梢”和“福娃抱鱼”,读之前引导小学生观察,看看图中有哪些剪好的窗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拓展一些关于窗花的传统文化,有条件的还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剪剪窗花。

课本中所有古诗的配图都采用水墨画,意韵和谐。翻开统编版教材,充满“中国味”的插图,数不胜数。这些插图不仅帮助儿童学好语文,更是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应及时捕捉这样的教学资源,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选文中的中国味

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概括了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了;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了。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以下变化。

第一个识字单元的选文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的编排背景是《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的经典语句,展现人与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是宇宙系统最重要的三大要素,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实质的内容,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在我国流传千年,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天地人》前三个字“天、地、人”说明了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之间才有人类生存。后三个字“你、我、他”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于“人”的尊重。《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观念,也是自然界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教师,了解文本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意识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识字课,不仅为识字而教,更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这样的教学有更深远的意义。

统编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诵读积累,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日积月累》两个栏目。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安排的《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有传统童谣《水会飞》、《春节童谣》、《剪窗花》等。这些童谣节奏明快、内容有趣、朗朗上口,不仅便于儿童诵读积累,更是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跟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引导学生感受传统佳节春节的美好,读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现在过年的方式和童谣里讲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过年的活动有哪些。《剪窗花》这首儿歌,通过插图就能激发孩子对窗花的兴趣,观察窗花、认识窗花、喜欢窗花,让学生了解剪纸这一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日积月累》旨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一年级上册所有《日积月累》都呈现了多种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古诗、俗语、成语以及传统名言等,激发着儿童对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的理解与喜爱之情。

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总共安排两个单元的集中识字,借助语境识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识字教材很多内容来自于古代蒙学教材,还有部分来自于对传统识字教材的改编。例如:《对韵歌》是在传统蒙学读物《笠翁对韵》和《声韵启蒙》基础上改编的韵文,和谐的音律朗朗上口,以自然界的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感受汉语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选文不仅为识字服务,还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将“立德树人”落实在了教材里。

让初入学的小学生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与积累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润泽,在教学汉字时,还自觉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如在教学《对韵歌》时,先带领小朋友欣赏儿童诵读《笠翁对韵》的视频,初步读完韵文后引导孩子感受对应关系,启发他们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同类的事物相对,相对的事物字数相同,事物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在指导朗读时把对应的事物读得略重些,“对”字轻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带领学生感受汉字的音韵美。学完韵文后出示《声律启蒙》(节选),在拓展性朗读中再次感受韵文的魅力,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学整个过程。

三、识字写字中的中国味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好汉字、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入学准备《我上学了》,《我爱学语文》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重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了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养成。《金木水火土》是开始书写练习的第一课,从“认识田字格”开始,引导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初步了解字的笔顺,为今后学生书写方方正正的汉字打下基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教材的编排体现了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味。文本的选编汲取古代蒙学教材和传统识字教材的精华,对子识字、字谜识字和字理识字等。教学《天地人》,在学习汉字“人”时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观察字形和图画单位相似性,并指名学生学学弯腰站立的样子,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教学《日月水火》,学习“日”时演示太阳图形演变成象形字“日”的动画,让学生用手画一画,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太阳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为了便于书写,把原先弯曲的笔画写成现在这样了。在实物、象形字和楷体字的演变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发现象形字的特点,图文对照后记忆字形,最后再指导书写。这些识字教材的编排遵循了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和音形义结合的规律,有利于儿童学习汉字,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汉字的书写讲究字如其人,在书写中要注意穿插与避让,强调字形结构、笔画与笔顺的规范。每篇课文后不仅编排了要求书写的汉字,还提示了汉字的书写笔顺和新学笔画,体现了对规范书写的重视。《语文园地》中还安排了一个“书写提示”,强化汉字书写的规则和规律。这些独具匠心的编排都为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提供了系统且科学的指导,从小打好规范书写的扎实基础。

历经几年磨砺推出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元素,让我们感受了浓浓的语文味。整个小学12册共选编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传承和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素材,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认真解读教材,了解教材背后厚重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深度、有厚度,更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温度。教育教学的路远没有尽头,我们一直在路上。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扎根一线研究,生成教育智慧,定能收获教育园地的满园春色!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