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阅读了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算是迟交了作业。因多多幼儿园老师去年国庆布置家长作业,写篇陈先生的《家庭教育》和《活教育》读后感,而当时我忙于备考,时间紧张,故推迟到现在。作为一位常年跟宝宝一起生活的妈妈,读这本书体会极为深切,因而读得很顺畅。
虽几小时便能通读全书,然实讶异于先生记录之细致周全和议论之翔实,所记之点基本包含儿童从出生至幼少儿成长的方方面面,以其长子一鸣为主要例子详述。
书中给出许多建议,值得一看。我最近读也确是个好时机,看到很多建议不会惊觉妙哉,因我确实是这样做的。看到很多反例亦不会因自己对孩子的错误教导感到愧疚与不安,自己的心性似乎比以往有所改变,与孩子的相处可以说比较融洽。
其实这本书读来甚易,而做到却是十分不容易的。正如先生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后面说道:“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难教得很!”
感触很深的有几处,首先,先生说起儿童的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就这一点,长辈得给予太多太多的陪伴。多多从小到现在,在不会读图之前,除了睡觉,基本无一刻停歇活动。很多时候我陪着他,不得不惊叹小孩的生命力之强,活力之旺盛。对他而言一切都是新的,他要不停探索,重复探索,丝毫不感到疲倦。如若活动受到阻止,他便会折腾得你更加苦不堪言直到能够继续活动。想要孩童受到身心的满足,家长实在要付出太多心力、时间和劳动,一个成人是很难招架得住的。而我,幸好有奶奶帮忙,奶奶年富力强、勤劳能干,在带多多这方面,实在是帮我们承担了许多,才使我有些许自由支配的时间。深深切切得感受到儿童需求的第一要义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
其次,“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哎,说到这点,依旧感觉满满的心累。几乎所有事,对他而言都是尝试,尝试必容易犯错。在他身边的我不得不在他犯错前后给他讲明白,或劝阻或指正,或者回答他各式各样的疑问,或是鼓励,或者与他做游戏互动,使他的需求得以满足,嘴和脑几乎一刻不得停歇。所以不上班的时候带娃,主要指自以为负责任些的带娃,实质比上班累多了。
现在多多能力增强了,会自主做一些活动,画画、看图或者户外活动,只要纠正姿势或者唠叨几句注意事项就能稍微放手了。
让小孩做事真得循循善诱,否则他根本不听,按多多的性子,强迫或命令是不起作用的,反而会引起逆反。偶尔不妨用一些点子,主要是得激发其内在动力,他才会甘愿做一些事。比如多多很多菜从没尝试过看了一眼就说不喜欢吃。有天放学后我给他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并且告诉他武松很强壮。晚上奶奶炒了豌豆角,很脆很香。他看了一眼说:“不好吃,我不喜欢吃。”我说豌豆角很有营养的,吃了身体强壮,武松小时候最喜欢吃它,所以长得强壮,力量大。他尝过后觉得确实很好吃,之后就爱上吃豌豆角了。之后又是一天奶奶烧了豆腐,他依旧一口不尝就说不好吃,我还用了原来的说辞,武松也很喜欢吃豆腐。他说,你一定是骗我的吧!我才不相信呢。然后我加了几句:武松的哥哥武大郎不是卖烧饼嘛,他原来是买豆腐的,所以武松小时候吃了很多豆腐。后来豆腐生意不好才卖了烧饼。听后他将信将疑的吃了一口豆腐,觉得还不错,就愿意吃了。哎,跟小孩着实得斗智斗勇,激发他的内在动力,让他信服才能达到目的。
另外很重要却容易忽视的一点是父母不能迁怒小孩子。成人的世界本就不容易,再加上小孩各种难以满足的需求,父母很容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将孩子当成出气筒,动辄打骂,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做一个心平气和的父母是多么困难。我最近的状态还算差强人意,往自己内心理想的妈妈靠近。每天跟多多的对话基本是这样的:(1)--“谢谢宝贝,你真好;”多多答:“不用谢,妈妈。”(2)--多多:“妈妈,我是不小心的,你会怪我吗?”--“没关系,宝贝,妈妈不会怪你的。”(3)多多:“妈妈,你错怪我了,你要跟我道歉。”--“对不起,宝贝,妈妈错怪你了,你原谅我好吗?”多多小指伸到我面前说:“拉勾。”(4)--“宝宝,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好吗?”答曰:“好的,妈妈,对不起,以后我不这样做了。”
想想2019年前后我的状态,别说小孩,连我自己都怕。2020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家,或看书,或备考,一个人的时间比较多,与其说是在求知,不妨说是在反思、悔过和调整。曾经的一幕幕不断闪现在脑海,等待自己去梳理、觉察、归类、最后安放。为曾经的自私、欲求、盲目、无知、愚昧和缺乏敬畏所犯下的过错感到深深的忏悔,当然我不如卢梭那么无畏写《忏悔录》,也做不到像塔拉那么敢于控诉她的父母和原生家庭。
经过无数次的梳理、觉察和悔过,感受到内心的幽暗与无明,以及各种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妄念,生出一种深深的谦卑,竟饱含了一股抵挡不住的柔软的力量,充满了同情心。再觉察,观心,正念起,利他之心渐长,便仿佛落了很多包袱,感受到富足和福气,心中净是珍惜和感恩。转身,回头,我看清了真善美,那是你们的模样。你们依然在等我,张开着怀抱。
把自己理顺了,便不会生发出许多的怨气到孩子身上,使孩子不堪其苦。成人,做好自己是根本。善护念,关照自己,降伏其心。修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欢喜心,助自己和孩子皆能多一分自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