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大全三篇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20日语录文摘评论71 阅读3007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主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和一些例子给教师提出了100条建议。从这一书里,我学到的知识颇多,接下来,我从具体的几条建议里来谈谈自己所学到的内容以及经过反思得出今后该做出的改变。

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在教学中,会有优秀的学生也会有后进生。对于学习成绩稍微较弱的学生,我要明确的是: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之前,由于没有任何经验,我会花大把的时间给后进生进行补习,但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对他而言,他能接受的程度是怎样的。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同,所以我如果一视同仁,对所有学生都用同一套方法,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我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学生,而应该思考对于后进生而言,他能学到哪一步。

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这一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一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课上的非常出色。而历史老师上的出色的原因在于对于这节公开课,他准备了一辈子。也就是说,他是用了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而知识课题的准备和现场准备,只用了15分钟展现出来。终身准备的方法便是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这条建议让我印象深刻,终身学习是多么重要,终身学习说起来容易,都是又困难。我十分认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讲解时,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这些知识。而时代一直在进步,教科书里的知识非常小,在今后,除了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我还需要不断掌握学生的学情。同样第87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从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第十三条: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评分应当有意义,有分量;其次如果学生由于原因没有能力掌握知识,则不评分;如果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则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要求学生准确无误的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是需要避免的。对于这条建议,我自己的理解在于学生是多方面成长的个体,评分是为了学生下一阶段更好的成长。所以评分是有必要,但是却不能急于求成的。我们应当把知识的转化当做复习的主体,并且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

第八十二条:关心儿童的健康。从这条建议里,我得出关心儿童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而关心学生的健康的方法可以和家庭保持联系。学生除了身体的健康(从食物的营养摄取方面,户外游玩)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灵健康(通过各种劳动获取精神的愉悦)。这条建议,我应该把它放在第一位,学生的教育应该在健康的基础上完成,因此我可以在学校里通过观察得出学生的健康。

以上是我感悟到的部分内容,我将会今后的实践里将所领悟到的知识更好的利用起来。(马思思)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在79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个人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7岁到10、11岁,就教给一个人安排自己的事情,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教育的问题。

自我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并能强制自己按自己的安排、计划来生活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体会这样的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成就,让学生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生活学习的主宰。

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一件极其艰难而复杂的工程。文中讲到,为了教给青少年怎样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全体教师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不知花了多少努力,才使得学生习惯于早上做功课,而让下半天留有空闲的时间。仅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教育的艰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学生身上也就能理解了。教育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需要老师极大的耐心。

学生的一天从劳动开始,强制自己完成任务并在自己的良心面前做自我汇报,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珍惜时间,利用空闲的时刻。只有在少年时代就懂得了劳动的欢乐,体验过由于能够强制自己按预定计划进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人,才会珍惜和善于利用空闲的时间。不是单纯的劳动,而是在劳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才是治疗无理智地消磨时间的良方(李华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在教学上,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同理心,学生对教师也要有一颗同理心。这样师生关系才会和谐,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有一颗同理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用同理心正确理解学生的成绩差异,并在学习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书中第5条,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让教师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他解释道:“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力量和思维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对知识领悟、理解快并能很快记住,而有的学生对知识领悟、理解得很慢并记不牢,从而出现了学习成绩的差异。”他建议教师应该运用同理心正确理解、包容和接纳学生的这种成绩差异,挖掘学生成绩差异的背后根源,不要求学生做他做不到的事,并耐心地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掌握同一知识,从而使所有学生或快或慢地前进。学生从自己的作业得分中看到自己的努力时,就会获得成就感和喜悦,进而提升学习成绩。第二,教师要用同理心正确理解学生的各种过错。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教师对学生过错表达同理心的具体措施。他建议教师理解和感觉到学生产生过错的原因和细微动机,不要屈服于自发的情绪,把学生与教师本人混为一谈,不要对学生提出那些对成人提的要求,并且要意识到他是在同学生打交道,要有耐心,要善于用理智克制一时的情绪冲动,同时要使自己的理智思想充满热忱,感同身受,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不在大庭广众下宣扬学生的过错,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第三,教师同样要用同理心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书中第62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亦指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换位思考,学生需要的也是一位专业素质高的教师,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为履行教师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包括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地自修和学习,才能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位受学生尊重和理解的好教师。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一颗同理心,即学生也要有一颗同理心。他多次提到“我们要培养的人,不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写的人,就是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

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不应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即让学生拥有一颗同理心。同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4条建议中也反复地提到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还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这个教学任务,实质上也就是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简而言之,教师和学生只有都拥有一颗同理心,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师生关系才会和谐,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优化和增强。(黄萍)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