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的尊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20日语录文摘评论45 阅读1087字

美国著名保守主义思想家拉塞尔·柯克有言:“永恒与进步并不相互排斥,因为如果没有坚固的根基,就谈不上改进,而除非这一根基能够不断被更新和提升,否则它也无法持久”。尽管张千帆教授在多次讲座或文章中提及柯克即其代表作《美国秩序的根基》时都持批判态度,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张教授在《为了人的尊严》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却与上述引用的那段话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本书中谈及五四运动的部分,张教授对当时的激进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点批评:“他们无情攻击礼制并主张中国社会全盘西化——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版本,却忽视了文化传统的连续性是建立社会秩序和保证基本和谐的先决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张教授同意中国的政治转型不应在彻底抛弃传统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导致整个社会同时陷入道德与政治的双重失序,也即“破”之过急而不能善“立”。

也正因为此,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仍然需要重视古典政治哲学中的智慧,并将那些对当代社会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甄别出来,对其进行批判与重构,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之需要。而之所以要注重传统思想,一方面是因为经过“现代化”重构的传统思想相比起经过“归化”改造的舶来思想,对中国社会有更强的亲和力,也更容易为本国人所理解并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即使不谈实际效用的考量,我国古典哲学中的不少思想也的确在某些方面能够很好地弥补西方政治哲学中的不足之处,两者结合、互相借鉴才能相得益彰。无论是主张因循守旧,还是主张全盘西化,都不可取——正如君子之道在于中庸,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最佳路径同样在于适当遵循中庸的理念。

张教授对于柯克观点的批评,主要在于柯克将美国立宪的成功最终归结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文化,而从宪法学者的视角来看,美国国父所确立的“宗教自由”原则远比国父们的基督教背景来得更为重要。这个批评无疑是切中肯綮的。更何况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奉行文化多元主义的时代,美国的保守主义者若要再死守基督教教义的政治功能,只会被认为是逆文化多元宽容的潮流而动、对政教分离原则彻底无知的表现。不过,若仅仅从对待传统价值本身的角度来看,既然柯克将基督教理念视为美国本土传统价值的一部分,其观点也许并非完全荒谬不值一提。柯克所阐释的美国传统“根基”与“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即进步需要在根基之上进行、而根基又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进步,的确可以为我们思考中国传统价值与进步之间的关系时提供借鉴。

也许,柯克之所以会在对传统与进步之间的关系作出基本正确的解读的基础之上,错误地理解基督教理念与宗教自由原则之间的优先次序,原因之一便是他不完全具备宪法学者对宪政制度建构所独有的敏锐洞见吧。(左小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