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说什么事总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估计看病应该是其中之一吧?即使今天仍有一些无法治愈的病,人们并不会因此而不去医院看病,因而只要议论起看病,就会回想起一些经历来。虽然人人都希望永远健康,但其实心里大多也清楚,哪有什么“永远”?只是说说而已,好在大家也没当真。
记得小时凡有个头疼脑热的,在新塍这样的小镇上看病,大多会去郎中家。那时人们习惯还称中医是郎中。据说这称呼在古代可是个官名,而当官一直视为成功的标杆,那么称郎中也算表达了对治病救人医生的尊敬。不过如今再议论起称呼来,人们心中是否仍有个标杆?带“长”称“总”的如此之多,是否全是尊重?还真不好说。中医看病的特色是“望闻问切”,“司外揣内”,突出一个看字,看舌苔、看脸色。有的郎中因是代代相传,所开药方会带有些神秘性,这在民间还是有点吸引力的。不过大多看病仍会从便宜、快捷着眼,一些小病就会往镇上开设的小诊所去“刮痧”,但手法有些恐怖,有时医疗工具就是一把小刀,称“挑痧”似乎更贴切。后来小镇上也有了西医,就不仅仅只有传统治病一个办法了。不过西医所用的药那时奇缺,比如有名的盘尼西林,就是人们熟悉的青霉素,杀菌效果与草药没法比,但物以稀为贵,这看病难的问题也就突出来了。因而效果虽好,去看西医的病人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
到了上山下乡年龄,我便离开小镇去了十多华里外的陶家汇村落户。虽然只要再过几年我就能跨入二十的年龄了,可长得瘦小,因而老想着怎样才能像宣传的那样,在这个属于最初产业中经“锻炼”“改造”后“茁壮”成长。因而只要有人肯说句你行,就会觉得自己真有点能耐似的,往往会大着胆子去尝试体力还达不到的事。不是说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不是说小车不倒只管推?还高喊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么?这在广阔天地里有的是机会,但久而久之也容易得病。开始只是有点腰酸背痛,总以为是累的结果,休息下也许没事了,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那时,同是下乡的“知青”都把“表现”两字看得很重,“轻伤不下火线”,担心一生病就不能战天斗地,会落下一个表现不怎么样的名声,那就惨了,这等于把自己梦境中前进的通道给堵死了。因而不能让“表现”坏在病魔上,得上医院去看看。那时嘉兴中医院骨科治疗在我那个村里还是有点声誉的,说有个老医生,不仅能治病还会武功,看病配哪些中药全在他嘴里,很有些神秘感,或许会有独门的治疗手法和药物。
中医院早先的位置是在解放路上,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在不远的嘉兴老汽车站附近另外设了一个骨科门诊部。这个门诊部的罗医生虽不是个习武之人,却来自新塍镇一家祖传的中医世家,口碑很好,前去就诊的人很多,因而小小诊所常常是人满为患。想找罗医生看病,得早起排队挂号。就是过了半个世纪的今天,想找类似罗医生这样的名医治病,光靠排队恐怕还不够了吧?罗医生治病,通过问、听、看,来诊断病因。过去也没有多少检查仪器,能有个X光片子算是很先进的事了。我没拍片子,但罗医生经过认真检查,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并据此开了一大堆的中药。除了依稀能分辨出来的土鳖虫、桃仁以及农村常见的乌梢蛇,其他都不认识,不过价格并不贵。回到村里便随即熬成汤后一口口服了下去。一位好心的邻居,还告诉了我中药渣倒掉的规矩,但我并不相信。不知是草药的效用,还是那时还年轻,这腰的疼痛居然慢慢消失了,一段时间后竟然如没事一样,也就不用再去担心“表现”这个问题了。
转眼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已滚了一身泥巴的我,跟随返城的洪流回到城镇,并分配去了第二产业报到,心情又一次激动了起来。其他返城“知青”在体检时表现出来的心情也差不多,血压都是出奇的高,而平时是不会这样的。看来如此激动的心情也只能偶而来一下。有些人运气一直很好,经常会有令人激动的喜讯发生,其实这也会产生问题的,你想想,这天天开心、天天激动,说说无所谓,果真这样谁的心脏受得了?毕竟人的心脏目前还做不到可以脱胎换骨似的重新改造成一个新的。
离开广阔天地后,惯性的作用,做事我自己感觉还算是“积极”向前“推车”一类的。原以为当年的骨伤已治好了,可没想到的是,肩扛水泥手推车相比起农村并不算重的工作也会使这腰痛毛病复发起来。想再去找找罗医生,一打听已去国外为广大侨胞服务了。当时还真有点想不明白,总觉得当医生的胆子也大了些,那些一天天烂下去的地方也敢去?难道是去战天斗地改造世界?后来慢慢知道,是自己多操心了,老想着别人在做什么,反而自己面临的一大堆事给疏忽了。曾经是同乡的罗医生不在医院工作了,那就另找吧。去了医院,照例是排队挂号。看病的是个西医,按医生的说法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了神经痛,还用人体的骨胳结构解释病痛发生的原因,感觉比较能听明白。而中医有时疗效很好却说不好,可能是受传统解释的影响太深,好像人人都能听懂,但人人又说不清楚。比如中医讲的天人合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晚上吃生姜如吃砒霜等,有点深奥。再如我患感冒咳嗽时,往往被告诫不要吃海鲜,说是“发”的,但究竟什么是“发”?虽然这些一时还理解不了,但人们大多会遵循这个规矩,尤其上了点年纪的人,对“发”的认识是根深蒂固,即使营养不足也不会随便去吃鱼虾一类的食品。现在医生把道理讲清楚了,只要把腰椎间盘突出部分拿掉,这病自然就好了,而且治愈速度快。一听速度快,不影响“表现”,感觉这治疗方法还挺不错的。果然,手术治疗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恢复良好,想想这疼起来真要命的毛病总算治愈了,心里也是一阵喜悦。可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过了没几年老毛病又犯了,这复发的时间显然大大短于靠吃中草药间隔的时间。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也许是治疗的方法问题。虽然后来复诊时医生表示可把拿掉部分更换成不锈钢,会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听了还是心有余悸。前思后想,最终跨进了中医院的大门。
如今开在中山路上的中医院,实际上已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场所了,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是少不了的。住院后,负责的医生同样向你解释病痛的根源。医治的方法是想方设法让腰椎间盘突出部分避开引发疼痛的神经,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经过腰部正位、牵引、药物理疗等,前后足足有二十来天时间才出院。出院后又按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锻炼。记得这位态度和蔼的医生给我举了个例子,说过去南方摇船的人,是不大会得这种病的,我相信这话有道理。其实平时能前后弯弯腰、快步走走路,虽简单但有效,后来自己也确实尝到了适度锻炼带来的甜头。这次住院治疗的时间虽不短,但治疗后至今一直没再出现病疼复发的情况。当然发生在我身上的医疗效果,只能说是个案,比如常说的久病成良医的话,也是同样道理,总不会因此真觉得已是个良医了可给人看病吧?
据说胡适老先生虽相信西医,但看好他病的却是中医,于是就有了中医西医有关科学的一番议论。有的一提到中医药,只说了“宫庭秘方”、“黄帝内经”、“阴阳五行”这些传统经验,而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在整理挖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并从中医古籍中得到了启发,这也是现代医学的成果,你能说这单纯是西药或中药吗?
对病人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最终能治好病的就是硬道理!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