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雷峰塔》本来是张爱玲用英文写的,本来预备在国外出版,可是一直没人赏识。上现代派课的时候,老师讲凌叔华与伍尔夫的交往,看花神的咖啡馆里波伏娃忙活出版。那是好像还没体会到,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原来,是那么久的埋没。就宋以朗在序言里说,这些材料此前交给大学机构,可数年来并无结果。便是找译者,要懂外语,要懂张爱玲,要懂写作,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所以这几年才陆陆续续出版。
有人说,一个作家最开始写的永远是自己,最后写的也永远是自己。张爱玲的出名,大概可以追溯到《天才梦》。那是十八岁少女的一个自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度天才,又极度笨蛋的少女。所以读起来不会觉得凡尔赛,反而会觉得可爱,甚至可惜。那是张爱玲真正向世人宣告她的存在。但张爱玲何以成为那个样子,我们并没有清楚的材料来呈现。能知道的,只是她出身不凡,家学深厚,却又正好遭遇到了遗老遗少在乱世苟且的年代。散文里写得太散,《小团圆》里又太碎。这本《雷峰塔》,倒是将她的童年完完全全讲给人听。
故事的开始,是在天津的大宅院听老妈子们讲故事。讲白娘娘,又讲到现实当中雷峰塔的倒塌。这一事件其实被鲁迅大写特写过,所以我们大抵可以猜测出有什么象征性的含义。从琵琶和弟弟还小小的,母亲和姑姑刚出洋的时候开始讲。讲到琵琶预备出洋,弟弟受虐而死,老妈子从家里被驱散而止。故事很顺畅,是哪怕不了解张爱玲的人,也读得懂的。但正因为有一些了解,读来才越发觉出悲凉。琵琶的视角,张爱玲本人的视角,张爱玲作为作者的视角,自己的视角。层层传递下去,其实很多意思都会发生改变。但依旧会有很多语句,经历层层加工,依旧难掩锋芒。我看到张爱玲在重重铺设弟弟的死,从佣人的或走或留中描画出大家庭的破败,从一重又一重的评价中隐藏起父亲的面容。
有时候,读到一些段落的时候甚至会想,当这个人在异乡回忆起重洋之外的半个世纪之前的旧时光,会不会被沉重的空气熏得流泪。当她一次次跟宋淇夫妇沟通书目的进度,又一次次投稿遭拒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无奈与苦涩。
她的童年如此寂寥,晚年也如此。那张与报纸合照的照片背后,不知道是怎样难过的证明。她说出名要趁早,于是早早地体会到了无上的荣光。可那荣光也是寂寞的。她从没盼望有人懂,可那人来了,她于是陷入了。她应当对爱情没什么幻想,只是落到自己身上,却无法置之度外了。她设想出双赢的场面,可忘了实行这举措的双方,不是参数,而都有人所拥有的情感,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扯出来,心上都是血。尝试过了,也就再没有什么遗憾和期待了。这是彻彻底底的落地。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