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编写的。后期是我国的教育专家们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求,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和翻译。这本修订版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虽然这本书虽然距离我们已很遥远,而且又是国外的教育经验,但从人类教育的共性看,这本书能从人的最基本的教育需求出发,所以这本书放到什么年代什么地方都有他的价值。
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且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的内容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众多理论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要这样教。我们这样做会存在哪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对于能从这位教育家身上学到的一些教学方法方感动不已,同时也为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而斩愧,进而对自己教学进行一些反思交流:
感受一:正确看待学生,用心接纳学生
我曾经也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感到迷茫,也为初当班主任种种不如意而泄气过,还为不耽误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特别是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我的雄心壮志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事上逐渐的被消磨殆尽,我有时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但当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给我的感觉大不相同。开始有些启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本书,后来对书中的一些实例竟也能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后期我逐步将书中解决实例的方法对应到出现的问题上,竟然也能很好很快的解决问题,那一刻我终于重拾信心,我觉得当老师也不是那么枯燥无聊,相反还找到了些许成就感。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就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颗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还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当然这里的宽广并不是对孩子的一味容忍,孩子做错事了我们首先要正确看待事和孩子,该宽容要宽容,该批评还是要批评的。但如若能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我觉得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在此之前,我接触过一位喜欢偷拿东西的孩子,只要这个东西她喜欢就想占为己有。如果是以前我肯定要严肃批评然后告知家长,但到我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儿童安全缺失理论后,我对这样的事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首先我们肯定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种事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孩子在三岁之前对物品是没有你我的概念的,但之后随着意识的发展,孩子在小学阶段早期这种行为的出现一定是有原因的,甚至长大成人后的一些偷盗行为也是可以追溯到孩子早期问题的形成。如果从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出发,大概猜测这孩子应该是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有上述行为的。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小学出现一定是可以追溯的幼儿园甚至在孩子的建立安全感的时候的,孩子之所以要把喜欢的物品占为己有,一是孩子对这个物品确实喜欢,甚至是在审美上更具有比别的孩子高的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孩子并非是错误的。第二个因素是很有可能孩子早期三岁之前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以至于对于自己非常在意的物品要占为己有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扩而言之,就像我们有时候会不断的为一件事请反复确认一样,是在得到内心确认,也是在一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样分析后我们就觉得孩子的行为并不是道德上的问题,相反我们更能从对事例的精确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感受二: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尼娜彼特罗芙娜在平时上课中被米哈伊尔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内心实际上是感到非常难受的,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因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藏着天才呢?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省: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都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那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呢?
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类的学生。如我班的小武(化名)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在一些班级活动上,他却是班里的开心果,在班级大扫除时,他也总是积极出力从来没有怨言,而且这孩子还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在奉献上从不吝啬,在分享上也能让大家伙感受到他的快乐。其实这样的孩子差吗?我想这需要多方面的评价。不是孩子太差而是我们的评价标准太单一,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他还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习上他没有什么造就,但他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
还有我们班的小智(化名),这孩子基础不好,语文词语、汉语拼音现在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经常在作业和考试中犯错或马虎,气得我也是无可奈何。数学刘老师说一道数学题教了他十遍,让他再做还是错的,没办法。但是,他在家很会做家务事,不要小看,他可是的家里的动植物学家。
如果用分数衡量他,他肯定要被淘汰,但我们可能埋没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动植物学家。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等等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化,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但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的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正所谓“因材施教”。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在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上,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鲜活充实,更激起我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苏祥国)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