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者是杀人犯和卖国贼?出版商甚至为其中一人雇保镖

征文网 2019年10月19日文学快讯评论2,700 阅读3180字

“波奸”和“杀人犯”

除了在祖国波兰,托卡尔丘克的获奖没有激起什么质疑或反对的声浪。

在很多波兰人眼中,诺贝尔奖不会改变她卖国贼和“波奸”的定位。她对波兰多民族混居史的描写,对移民和同性恋公开的同情,对文化宽容和思想开放的鼓吹,对波兰粉饰历史的批评,对上上下下掩盖波兰曾作为压迫者、蓄奴者和犹太人谋杀者的揭露,无不与现政府的右翼排外政策和国民普遍的民族主义自豪形成鲜明的抵触,因此沦为极端分子的眼中钉。《雅各书》出版那一年也是最危险的时期,出版商一度为她雇请了保镖。

与托卡尔丘克相比,汉德克获奖的消息在世界很多地方引发了非常不同的反响。有人欢呼,有人愤怒。

用克瑙斯高的话说,汉德克在米洛舍维奇葬礼上的讲话,使他从此“自绝于一切所谓的文化多数”。

1991年后,汉德克长居法国,很快成为瓦解中的南斯拉夫的同情者和北约空袭的批判者。1996年,他出版了旅行随笔《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与德里纳河的冬日之旅:或塞尔维亚之公义》,将塞尔维亚归入巴尔干战争的受害一方——“一个孤儿,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书中批评西方媒体误断了战争的起因与结果,以“语言毒药”蒙蔽公众,引起很大争议。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一度要求汉德克前往前南战犯法庭,为他辩护。汉德克虽拒绝,却于2006年出席了米氏的葬礼并发表讲话,结果在欧洲政坛引发强烈抨击,令其剧作在法国被禁演,同年宣布授予他海涅文学奖的杜塞尔多夫市亦遭政治人士围攻,汉德克被迫宣布放弃此奖。

八年后,挪威政府授予汉德克国际易卜生奖时,他在奥斯陆的国家剧院外受到围攻,聚集在场外的抗议者指责他是“法西斯分子”“杀人犯”和“种族屠杀的否认者”,但场内的挪威文化界精英人士用掌声欢迎了他。

2008年,他出版了基于欧洲见闻写成的《摩拉维亚之夜》。媒体认为他十多年前激进的政治宣言已经软化,变成了这本书里“诗意的自我反省。汉德克仿佛要借此驱除前些年的恶灵”。

正因为这些争议,在巴黎家中得知获奖消息后,汉德克表示了惊讶,随后感谢瑞典学院这个“勇敢的”决定。

“勇敢”也是克瑙斯高对今年诺贝尔奖的评价。“我原来不认为他能得奖,因为他在政治上太有争议了。这是个勇敢的颁奖决定,他受之无愧。”克瑙斯高告诉挪威《世界之路报》,“从60年代起的每个时期,汉德克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写出一部部杰作。他是个令人敬畏的绝不妥协的作家,他完全是他自己。”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两位获奖者将各得奖金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51万元。

发布:《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文/康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