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最大的特点是开放与包容

征文网 2019年10月19日文学快讯评论1,061 阅读1123字

伴随着共和国70年的脚步,北京文学也已走过了70年的岁月,北京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版图上有哪些特质,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又将去往何方?10月18日,作为第四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核心活动之一,“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位于前门北京坊的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梁晓声、刘庆邦、张柠、宁肯、周晓枫、陈晓明等作家、评论家围绕“北京文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回顾北京文学发展时谈到,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作家方阵在全国文坛上耀眼瞩目,老、中、青三代作家在全国非常具有代表性,获得历届大奖的优秀作品很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从题材上又开始由重大题材向日常生活转型。他认为,不能一味地写一座城市的从前,更应关照这座城市的当下与从前的关系,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书写当下,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梁晓声还提出了一个建议,认为北京作协应当组织一场研讨会,重新研讨王朔的北京题材的作品,研究他的作品对于京味小说在当下写作的意义。

“北京的文学中心这个地位是确定无疑不可撼动的,举一个例子,今年五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包括晓声兄,都是北京的,或者说都在北京生活。”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认为,北京要建成全国文化中心,首先应成为文学中心,这就要求要有大作家、大作品这些“软件”。他建议北京应当更注重完善对作家的奖励机制,继续办好老舍文学奖。

青年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北京文学的荣光应当具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地方性的北京城市的荣光,也就是带有强烈的语言识别度的“京味文学”,另一面则是作为文化中心和文学中心的荣光,也就是说,北京文学拥有强大的开放性,许多作家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用的也不是京味语言,但是他们写北京人的精神生活和北京人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新一代作家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他是通过外来者的视角写北京,他是不是属于北京文学?当然是,因为北京不仅仅是本地人的北京,它是全国人民的北京。”

青年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十分认可张莉的观点,她认为如果过去谈北京文学还是侧重于京味文学,那么如今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北京更像一个移民城市,城市巨大的变化必然带来文学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北京文学有某种界定,今天看起来它的风格好象没有那么强烈,好象变得更丰富和多元,不那么容易概括,但是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恰恰是北京文学的特点,所以当我们提到北京文学的时候,不是物理的,而是化学的,也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书写这个城市所见、所闻、所感,只有在丰富的营养中,北京文学才能得到有利的成长。”周晓枫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