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毕希纳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曾说:“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
50年前,他就一举成名
1961年,汉德克进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也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1966)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1966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这一时期,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反对文学作品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汉德克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其中,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无欲的悲歌》(1972),是德语文坛上世纪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汉德克似乎日益陷入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对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他寻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根中哀悼传统价值的缺失。他先后写了《铅笔的故事》(1982)、《痛苦的中国人》(1983)、《重现》(1986)、《一个作家的下午》(1987)、《试论疲倦(1989)、《试论成功的日子》(1990)等。
1999年,为了抗议北约空袭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2006年3月18日,汉德克又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海涅奖奖金。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汉德克无视这一切,依然我行我素,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是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以恶惩恶以牙还牙的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因此而成为“这个所谓的世界”的另类。
3年前,他曾到访中国
在很多中国读者心中,汉德克一直是一个叛逆先锋的作家形象。2016年10月,汉德克进行过一次中国之行。在北京参加活动时,他说:“我不是德里达,也不是罗兰·巴特,我是一个作家,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职业。”正如他在上海的第一场活动,以及随后的乌镇活动中一样,他妙语连珠,并以一问一答方式解读了“我们时代的焦虑”问题。
汉德克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级的读者,而当他作为一个作家时,“更像是一个门外汉”。他曾表示,“生活不是去电影院或者去博物馆,而是作为一个孤独的阅读者。”但他同时认为,读报纸不是阅读。
虽然汉德克成名已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始终没有正式出版他作品的中文译本。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他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愿为他“效犬马之劳”。著名编剧史航,著名戏剧导演牟森也多次表示对汉德克的推崇。
从2013年开始,世纪文景陆续推出了彼得·汉德克作品中文版,《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去往第九王国》《无欲的悲歌》《缓慢的归乡》《左撇子女人》《形同陌路的时刻》,截至2016年10月,《痛苦的中国人》《试论疲倦》出版,这套九卷本的作品集全部出版完成。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