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订的一项政策比军事入侵更危害中国:文化入侵

征文网 2019年10月6日文学快讯评论1,954 阅读1605字

三、粉饰殖民统治的文学作品

为了适应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太平洋战争, 日本御用文人抛出了为 “大东亚共荣圈” 思想服务 得 “大东亚文学”, 其根本目的是要将亚洲各国各地 区的文学艺术纳入日本法西斯的宣传轨道, 让文学担当起歌颂日本军国主义,美化法西斯战争。

同时新编教科书在 “复兴中国固有文化”的名义下大肆推行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强迫中小学生读《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以封建伦理道德训育青少年。 新编教科书竭力鼓吹 “新民主义” “中日满亲善” “共存共荣” “王道乐土” 等谬论,而原来教材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英雄不见了,地图上中国东北变成了 “满洲国” 的疆域, 日本国歌、《卿云歌》(伪临时政府“国歌”)、《新民青年歌》和《大圣孔子赞歌》等成为学生必唱的歌曲。

四、电影伪装的文化入侵

日本方面非常重视利用电影达到 “宣抚” 的政 治目的, 把电影当作 “另一种武器”。 当时日军拍摄了许多粉饰殖民入侵的电影,比如七七事变爆发后, 日本国内的电影制作机构 “东和商事” 就开始策划 《东洋和平之道》 的拍摄工作。 并特意使用中国演员出演。

1938年7月7日,中国境内第一家日本电影公司 “华北电影公司” 成立。 该公司的成立目标就是为了宣传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以及粉饰殖民主义,为此他们创作了《春天的北京》、《东亚的黎明》、《可怕的虎烈拉》、《恶魔的私语》等宣抚电影。

不过所幸,随着日军在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最终这些文化入侵项目也随着日军的失败而凋亡了,如果日军的这些文化入侵政策施行的更久一点,难保中国境内不会出现大批精日分子。

作者:博览全球史

参考资料:《北平沦陷时期读书人的伦理境遇与修辞策略》、 《忽值山河改: 战时下的文化触变与异质文化中间人的见证叙事》、 《“笔部队” 与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学的研究与批判》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