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秩序》读后感1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9日读后感评论145 阅读1328字

小时候,望着蓝天,总是觉得时间慢,憧憬着快快长大。

长大了,熟谙世事,总是觉得时间快,盼望着青春长久。

这是我对时间最直接的一个感悟,在不同的时期总是有着不同的期待。时间的沙漏被打破了,零细的分秒从中流了出来,总是会不经意间感叹时间流逝。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对时间习以为常,却极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理所当然的东西并不单纯,对于时间,在本书中彻底颠覆了我对于时间所理解的,揭开了一层蒙在时间之上的面纱。

读完第一部分,我发现了世界的时间构造并没有我们对时间的认识这么简单。我们现有的时间秩序只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却不适用于理解世界。试着扔掉手表,尝试理解,这看似能抓住的时间,只不过是指针的运动。

时间之谜在于我们可以感知到的脉搏的跳动,在于内心深处的记忆之谜,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过去与未来、原因与结果、回忆与希冀、遗憾与目标。

三位巨人眼里的时间从不同维度认识时间:

--亚里士多德:已知的第一个提出“时间是什么”的人就是亚里士多德,他的结论是:时间就是对变化的量度。

--牛顿:牛顿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正好相反:即使没有变化,也有时间在流逝。

--爱因斯坦:作者说,整合亚里士多德与牛顿的时间观念是爱因斯坦最有价值的成就。他发现存在引力场这样一种实在的结构。比如:物体会使他周围的时间变慢。它们会减慢是由于那里的引力场较“少”,从而时间较少。不过一年后他也注意到,由于量子力学的存在,这不是关于时空本质的最终结论。有时候成功并不来源于创新,你也可以试着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

物理学帮助我们穿透层层迷雾,证明了世界的时间结构与我们感知到的有多么不一样。它给予我们希望,让我们能够免于情绪引起的迷雾,去研究时间的本质。

书中提到很多关于时间的事实,比如:对于不停运动的人,时间流逝得更慢。运动的那个人衰老得更慢一些。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放在地板上的钟表走得比桌上的钟表稍微慢一点。在较低的位置,所有进程都变慢。时间结构中并不包含“当下”,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

这所有的令人困惑惊奇的观点,是时间本来面目。跟随卡洛,到达时间所知的最远处抵达辽阔夜空的边缘,以及繁星点点的未知之海。

看完这本书,我也已经是过去的自己了。

探寻时间,追寻生命,回归自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恰好说明了时间的珍贵。时间就好比水一样,只有流去无流回。时间每一天都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过:有时他从饭碗里溜过;有时他在思考中闪过;有时他在谈话中跑过。俗话说:“花有重日开,人无再少年。”每个人对时间都有不同的认知,对时间有不同的把握。有的人是精明的商人,总能投入最少的时光,收获比时间更有价值的人生体验;有的人是失败者,总也把灿灿的时间,丢进岁月的河流,庸庸碌碌得一贫如洗;有的人,明白时间是有限的,勤俭对待一分一秒;有的人,认为时间是无限的,奢侈对待年年月月。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我们的手无法抓住流金岁月,也挡不住年华似水。我们要在黄金般的岁月里,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并且值得我们奋斗一生。就像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也是圣经中的一段话:“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水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张瑜)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