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始,日本在疫情中引用《诗经》中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掀起了全民读《诗经》的热潮。我本着对中国经典名著的好奇和对文化的渴望,也开始背诵《诗经》。渐渐地,仿佛有一种力量指引我,穿过迷雾重重的历史长河,回到了周时代百姓和君王的寻常生活。
我第一首背诵的《诗经》名篇是《诗经》开篇《关雎》。早上五点起床,迷迷糊糊坐在宿舍的小床上,翻开《关雎》。诗很好背,节奏感强,意思也浅显,背完,还没有完全清醒,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出《关雎》的画面:贵族人家的风度翩翩君子,想着温柔贤良的淑女,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到曾经去过的河中小洲,那儿的风景就跟淑女一样好看。小洲生长的荇菜参差不齐,很难采摘,就像这位淑女,不肯亲近我;但是在小船上采摘荇菜,多么愉快,就像追求这位淑女一般。猛然惊醒,发现自己靠在墙上又睡着了。梦中的意境依然清晰刻在脑中,君子和淑女间单纯的爱情满足了少女情窦初开的好奇。这首诗对我还有更大的启发,诗中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做任何事都应该这样,要建立在不干涉到别人生活之上,才是理智的行动。
如果说《关雎》打动我的是爱情,那么《野有蔓草》令我心动的则是它将风景、人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这首诗的画面感更强: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女孩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想象着用淡墨勾勒出的乡间清晨,绿草茂盛,有着活泼的色泽;草上沾满了露珠,一颗颗晶莹饱满,反射出太阳的七色光,柔和而又惊艳。一个姑娘走在小路上,眼眸含笑,没有过多的妆容,却是单纯娇艳。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在《野有蔓草》中,我体会到了。从此写作时也知道如何更自然的借景抒情,用景物衬托人物,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实一开始对《诗经》感兴趣,是因为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单看诗句,似乎又是描写爱情的动人篇章,为什么会运用到疫情中呢?翻开《诗经》,才知道这句诗出自《击鼓》,完完全全是一首战争诗。那么用在抗疫中也就不足为奇,疫情也是一场战争。《击鼓》这首诗传达的是对战争的抵触心理“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宣泄了对战争的疲倦和不满。然而后两句的情感从战士的粗犷气质突然转变为悲凉凄婉“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都说离别时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但战争是例外。读到这里,我的眼眶盈满了泪,把我自己都吓到了。为什么在和平年代读到战争中的生离死别,我会有那么激烈的情感?大概是因为我已经深深地被《诗经》吸引,仿佛自己已回到同个年代,作者经历的一切,我也一同经历。又因为本诗的文笔真实优美,很能感染读者,即使没有同样的经历,也会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触类旁通,自然能理解。这也是《诗经》流传千古,经久不衰的原因。
小时候跳过一支舞蹈,音乐改变自《诗经》的《采薇》。之前不懂什么意思,只觉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话最美。的确,全文写景抒情穿插,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本诗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追忆曾经,全文笼罩着淡淡的悲伤。如今“薇”是一种好看娇嫩的植物,但本诗中“采薇”是为了充饥。前后的反差巨大,形成强烈冲击。最凄美的诗句“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作者的悲痛又有谁能懂。
《诗经》这么多篇,我最喜欢的是《淇奥》。初见标题,就有一种“对上眼”的感觉,虽然它赞颂的内容与我毫不相干,情感上也几乎没有联系,但是单看文字,我就喜欢的不得了,十分奇妙。这首诗开创了将人,特别是男子比作竹子的先河。现在想来,几千年前的古人就能提出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实在是了不起。整首诗都在赞颂士大夫,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从外貌到才能,最后是品德,可谓全方面赞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用词描写多么生动!如果我的作文里也能出现如此亮眼的比喻,离成才大抵不远。
体会诗经,不仅体会到了其中优美的文笔和高尚的情怀,还悟出了生活中的情感,写作上的技巧。经典,从来都能给每个时代,每个环境中的人带来共鸣和进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连秋晓)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