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两篇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9日读后感评论311 阅读23322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关于革命年代的书,它让我了解到了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这本书文章大部分标题都离不开红色和红军,这些历史是印刻在我的心中的,无法磨灭。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我一开始看到写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个外国人时,我震惊了,一位美国人为什么会写一本中国革命的书呢查了资料才知道中国抗战爆发后,斯诺在上海抗战,发起展开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支持中国抗战。1960年他来到了北京见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逝世后其一部份骨灰葬在中国的北京大学未名的湖畔里,这能看出斯诺对中国的热爱。

文章大概讲述了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去探索红军的秘密,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介绍了周恩来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及独特的魅力,许多年轻的红军因压迫而参军,热爱红军,讲述了毛泽东的初印象,谈到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宣传工作。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长征第五次围剿巨国大钱以最经典的大渡河英雄冒着生命危险。一群年轻的红军渡过泸定桥,红军过大草地。红军在西北,陕西苏区开创时期,死亡和捐税,苏维埃社会,货币解剖,在货币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与信心。人生五十始。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红军对彭德怀的印象,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红军战士的生活政治课红色窑工徐海东,中国的阶级战争。

毛泽东是我国领导人,书中,斯诺写下了对他的初印象,“面容寿星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颚骨突出。”这一听就感觉毛爷爷身上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活力,毛爷爷的个人魅力不仅仅是在长相,更是在于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在我的印象里,毛爷爷是一位特别让我敬佩和尊重的人,他是他成立了中国,让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他是很伟大的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我了解到了另一面的毛主席。斯诺形容毛主席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的人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一些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在之前,我觉得毛主席是一位严肃,一丝不苟的英雄,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毛爷爷也有和蔼可爱的一面。

红军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顺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词全部都背负在红军们的身上。他们的久经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是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种不屈的精神是他们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就学过长征这一篇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现在看的大渡河英雄,更觉得他们红军了不起了,从诗中就可以看出当时他们过桥时的惊险。他们休息吃饭不超过十分钟的情况下,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渡河,他们不能放松步伐,不能灰心,不能疲倦,顺利就是生命,失败就是必死无疑。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谁也没想到红军会上没有桥板的铁索桥。这些青年为了胜利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在作者眼中,他们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但我觉得他们就是中国人,穷苦的中国人,勇敢的中国人大度和的红军英雄们!我从小就一直很疑惑,中华人民同为中国人,留着同样的血,为什么还要内战,为什么还要自相残杀呢?难道就是为了所谓的名利吗?人民生活在不和谐,满是硝烟的世界里,有这些名利有什么用?如果人们都像红军们一样为国家着想,不那么自私,和平相处那该多好啊!

中国的五星红旗的红色是战士们用鲜血染成的这里面包含了无数革命战士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般是苦耐劳的革命热情,红军的精神,是一种永远不屈的灵魂。(林诗芳)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2

作者当年为了了解中国的轰动全欧洲的行动,带着外界的猜测与舆论,和自己对于中国的所作所为而下定决心,便来到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能够说是让人们能够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之后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资料丰富而且生动。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作者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贝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故事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泽东等等都有了崭新的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能够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结的那样,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对于作者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在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述到:“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一位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能够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潜力。

在那个时代,最有象征意义的莫过与红军长征。通过作者的描述,是使红征的场景变的更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然而无论是四度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等等都显示了红军的有勇有谋。当时,当他们应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时,当当地人民对他们闻所未闻,他们仍旧是勇往直前,他们的功绩、作为都帮忙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来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能够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提到书中关于领袖的描述,就不得不说斯诺对毛泽东的描述中这样写道:“不可否认,你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个性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述,到达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毛泽东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校园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直觉明白,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潜力。”看到这里,我不由的在想,我们现在有这样的生活条件,世界的友好交流,国家的稳定,科技的进步便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当年的那些伟人的站初,就没有如今的中国。毛泽东代表的是人民,更是新中国的代表人物。是他的出现,带领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人民压迫中走出。是他的出现,将中国的千年封建文化中发生新的的改革,新的之变。他代表着的是中国人民的决心,代表着东方雄狮的觉醒,更代表的是中华人民不服输的信念!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史更是对当时的人民、当时的社会一种全新的描述。(田佳钰)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