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相信大家一听到这个人名,一定会想:这不是历史书中提到的那个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吗?确实,在没读过这本传记前,我对他的印象也是这样。但是读了传记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中国许多包括毛泽东、蒋介石在内的政治家、政客都把《曾国藩》作为官场的圣经,同时也把曾国藩本人当作中国官场的“教父”。
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曾国藩是一个仕途上的成功者,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他的谨,确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之极,也正因此他才能坐到中国封建官位之极。在曾国藩身上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亮点,我认为他在“求学”、“修身”、“克己”三方面的所为亦值得世人学习。
首先,说说曾国藩的“求学”。可以这么说,曾国藩这个人一生只做了二件事,其一就是读书。通过读书考取功名,通过读书修身养性,而这也和他的家庭出身有关。曾家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曾子的后人,祖祖辈辈都是半耕半读,有书读天赋的小孩从小就让他以读书为业,目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会读书的就务农,以供养全家。因此,在曾国藩还是孩提时,就背负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重任,每天天不亮他就会被父亲摇醒,闭着眼睛背书;晚上就由爷爷陪着挑灯夜读。让人佩服的是,当他三次参加院试而不中后,他没有消沉,而是为自己改名“涤生”,意思是:洗涤自己、重获新生;还立志“不考取功名,不成家”,直到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后,才娶妻。更加可贵的是,他中进士、点翰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书。他拜唐鉴为师,研读程朱理学,开始钻研考据学,同时还注重诗词歌赋的写作,不断地弥补自己学识的缺陷、充实自己的知识,终于以渊博的知识闻名整个翰林院。如果没有镇压太平天国一事,我想曾国藩肯定会成中国最后一位理学大师,会和朱熹、王阳明一样以理学宗师流芳百世。
反观我们这些初入职场的新人,中学时期的我们在学校经过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一到社会,无人管束,大家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在诸如工作、娱乐等事情上,对于深入学习可能只是在学习新业务上。故此,曾国藩“以拥有渊博知识为荣”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追求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反思我们自身的行为。
第二,说说他的“修身”。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并不急于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心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拜倭仁为师(倭仁是清朝非常有名的一位苦行僧),开始“正心”、“修身”。他天天写日记,晚上临睡前,把一天来所为的事,不分大小逐一记下来,然后问一问自己,今天所作的哪些符合正人君子的行径?哪些不符合正人君子的要求?同时还把自己每天点滴的进步向老师作汇报,严厉地批判自己,解剖自己。而且这一习惯,曾国藩一直保持到临死前夕。正是这种对自己近似苛刻的检点,完善了他的人格,塑造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甚至连他的政治对手,在咸丰帝登基后,肃清他恩师穆章阿结党时,都帮曾国藩说话,说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至三十七岁官至二品,一步步地从翰林院的七品芝麻官升至二品大臣,正是基于他的渊博的知识、端正的品行。
第三,讲讲曾国藩的“克己”。克己,也就是自律。曾国藩这个人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很高。曾国藩在京官至二品时,总被人戏称为“一品”大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给自己规定每餐只吃一个荤菜。其次,从他的家书也不难发现:曾国藩官当得越大,家书中对家人的要求是越高,尤其是在他组建湘军拥兵后。
我十分欣赏曾国藩的两句话:“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而曾国藩的这句话也算是将其解释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亦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有机可乘,最后反倒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最后,我想为曾国藩所正名。尽管曾国藩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甚至于封建制度下倡师夷,于传统观念中办洋务,但是因天津教案一事,世人却给予了曾国藩完全的否定,对他饱含怨恨,视之为卖国贼。我想这是对曾国藩的不公平。在《曾国藩》一书中,我可以看到曾的无奈,曾的考虑,曾的选择,他的做法实在是为大局考虑,一旦随了清议,后果会是怎样,有谁可以知道呢?又有谁可以对这后果负责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这部书的作者是站在曾的角度上去考虑这件事的,或者是以作者的了解、以作者的态度去考虑这件事,亦或可以说作者就是完全想给曾国藩以肯定,总之,无论如何,完全否定是不可取的。
功过是非,只凭表面事实是不能给予正确评价的,况且,于历史,于人物,谁又能说得清哪个是哪个非呢?以史鉴今,仅此耳。(郑若薇)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