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描绘了一片宁静的天地:一座名为“茶峒”的小山城。在故事的开篇,读者们就能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看到那温馨氛围下的小城;在城里的小溪,有一位年迈的渡船夫,几十年来都守在渡头,渡了不知多少过溪的人们......
与老人同住的只有一个小女孩,他的孙女,以及一只黄狗。小女孩与黄狗时常会与老人一起帮助其他人渡溪,平日里他们过着十分平静的生活。
翠翠,也就是文中的小女孩,有着十分鲜明的人物特点。她有着属于孩童的天真烂漫,“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虽然她失去了父母,但在爷爷的照顾下,她喜欢着平凡的生活,喜欢听祖父讲故事,喜欢吹笛子......她拥有从平凡的生活中寻得乐趣的能力,而现在的人们常常失去了这样的能力。
我便不由得想起了《苏菲的世界》中的一个例子:当一个小孩子第一次看见狗的时候,会很兴奋,模仿着狗的叫声:“汪!汪!汪!”而小孩子的长辈们,习惯了有狗的存在,会觉得小孩子这样的行为有些累人。多数人会说:“对,这就是小狗。”而不会像小孩一样,对它本身充满了好奇,对它发出与人类不同的声音感到兴奋。而在不知多少次的模仿之后,小孩也不会再因听到狗的叫声而感到兴奋——因为他逐渐习惯了狗的存在,对于其他事物亦是如此。如果不永恒保持着自己对于事物的热情,那我们所看到的就只有每天一样的生活了。
如果翠翠没有对生活的热情,那么她必定会感到十分无趣;实际也的确不是这样。“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她能在生活中,帮助祖父工作的同时,时时刻刻体会着生活细节给她带来的乐趣。若换做是我们,一个如今经常以媒体资讯的信息得到新奇感的群体,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想必许多人就会在熟悉了环境之后的不久便厌烦了起来。
现如今有些人,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已经满足,却感到生活并不快乐。于是便有人想要到乡村去体验生活,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体验新的环境,别样的生活无可非议;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生活态度的改变。如此,不论是在何种环境下生活,都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话再回到这本书上。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就如同看了一部非常安宁的电影:有自然清丽的环境,有朴实的人民。有本着客气坚持给钱的乘船人,有本着规矩与内心的善良,坚决不收钱的摆渡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就如同真人鲜活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着丰富、饱满的情感。翠翠最终的结局让人感到遗憾,但却不想其他悲剧一般震撼,只是像在平静的故事中融入了悲伤的调子,给人留下故事的余韵。
无论是本书的语言风格,故事情节,或是现实意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