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1月25日语录文摘评论162 阅读12608字

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在这本书中,安徽大学任暟教授以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为契机,以传承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点,在辩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基本观点和当代启示的基础上,结合世情和国情,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视野拓展到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领域,系统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并尝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生态文明进行理论建构,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一.基本内容:

本文由三篇十章构成

第一篇:“理论探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第一、二、三章。本篇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时所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多维解读和深入发掘,从思想源头上探索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主要运用文本解读法,开掘、提炼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所隐含的极具当代价值的生态文明思想,并尝试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乃至社会学等诸多角度,以及这诸多角度的融合贯通中,宏观呈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轮廓,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意蕴。

第二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五、六章,本篇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践行与发展,尝试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实践历程及其理论成果作出全景式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勾勒,力图在更深的学理层面上有所突破,即通过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清晰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理论现实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实理论化)的双向互动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

第三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多维建构”,包括第七,八、九、十章,本篇尝试从理论根基、文化资源、科学基础和理论架构等多重维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原创”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点,以“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为蓝本,吸收当今中国学术领域中的相关成果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并借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兼容当代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维度勾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轮廓,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内涵,展示其创新空间和当代风貌。

二、学习体会

读完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从研究的出发点来看,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提升和完善发展理念,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增加了美丽,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内涵。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升华,深入探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规律,为织就美丽中国梦、开启中国梦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2、从研究思路来看,本文遵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系统地概括和总结实践中鲜活而宝贵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认真研究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共中央文献中有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政策、法律、措施以及一系列重要论断,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理念提升与规律探索,提炼出一系列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具有“现实意蕴”的新理论,如“人一自然一社会”协调发展规律论、“绿色化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论、先进生产力论、环境资源价值论、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等。这些理论既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又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沃土之中,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智慧的最新体现。

3、从研究内容来看,本项理论研究通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维度勾勒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轮廓。形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在哲学层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从当代生态学的视野,着重论证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的有机世界观、生态文明的辩证方法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进行系统阐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理论进行重新叙述,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在经济学层面,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升级,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建立中国经济学新范式的设想,强调中国经济学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轴心的经济分析体系,研究经济关系运行的规律,又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探索“人一自然一社会”协调发展规律,以追求节约劳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一社会一生态综合效益为目标,从以往研究经济运行的内在性机理转向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关系,追求自然生态规律、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统这一经济学新目标的确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财富理论、资本理论、价值理论、经济规律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一生活方式论的发展与创新。

在社会主义理论层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度性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理论上丰富、添新了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再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个和解”的共产主义前景目标,而且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强调以多种财富(包括生态财富)的创造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关切与追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公平正义、民主和谐、资源共享的内在本质和优越性,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